12月底,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段“打臉”視頻:“年初定下開1000家店的小目標,很遺憾沒有完成,老鄉雞2020年最終定格在978家。”
?
束從軒的話音剛落,1月份就傳來了老鄉雞深圳、杭州和揚州三店同開的“盛況”,更有北京首店選址完成,已進場裝修的傳聞,老鄉雞正在迅速席卷全國。
點擊觀看新店盛況
如此看來,束從軒的年末視頻更像是一場“凡學”盛宴,但也正是擁有足夠的資本才能說出此話。
縱觀剛剛過去的一年,老字號折戟沉沙,新興企業舉步維艱,餐飲業受到疫情影響,紛紛陷入陣痛、轉型、自救,亦或是重生的輪回中。
而正如吳曉波所言,“在巨石崩裂的時候,有人看見了恐懼,而勇敢者們看見了光。”
也是在這一年,老鄉雞真正進入全國大眾的視野,靠著“手撕聯名信”、200元“全國戰略發布小會”多次刷屏網絡,成了中式快餐界的新晉網紅。
而新開門店也透露著,老鄉雞不再僅靠“一碗雞湯”走天下,而是從產品到定位都做了重大調整,當然,這背后是對餐飲市場和消費者痛點的全面洞察,但不變的是對產品、品質的追求。
01
深圳首店落地,“開門紅”火爆持續
老鄉雞的深圳首店位于OneAvenue卓悅中心,這也是華南首店,1月1日開業當天,出現了“開門紅”的火爆排隊現象。
?
在比餐飲界競爭更為激烈的家電圈,海爾教父張瑞敏曾提出一個“黑海戰略”,相對于紅海、藍海,企業要在混沌中求生,必須建立差異化、不可模仿的高附加值,讓用戶終身難忘。
過去,雞湯就是老鄉雞搶下的第一片“黑海”,如今,老鄉雞的黑海不止于雞湯。
區別于傳統的中式快餐,老鄉雞在深圳開出的首店,通過優質食材和工藝,創造爆炸性產品以及環境的改善和體驗,實現了“升級”。
?
新一代的老鄉雞門店,摒棄了傳統的綠色基調,轉換為夯土色,座位區的設計也更加休閑化,配有單人、雙人和多人餐桌,可以滿足一人食、聚餐等多種場景需求,從場景上為消費者傳遞健康、辨識度高的特點。
而在產品結構上,依然是快餐為主,但老鄉雞不再局限于“小碗菜”,加上現炒、小火鍋、飲品等特色菜品,雞湯、農家蒸蛋仍在其列。可見,從合肥起家的老鄉雞,在奔向一線城市的道路上,做足了功課。
在紅餐網發布的《2020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顯示,老鄉雞、鄉村基、真功夫、永和大王躋身最受歡迎的前四大中式快餐品牌。其中,老鄉雞以品牌指數第一名列榜首,成為今年最為“出圈”的中式快餐品牌。
?
諸如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老鄉雞正以快節奏、更年輕、更多元的特點,成為中式快餐更快出圈的搶灘地。
深圳首店不是個例,1月中旬,老鄉雞又相繼在揚州和杭州兩地開出首店,排隊進店的火爆“盛況”依舊,店內座無虛席,店外排起長隊,連續多天爆單,周邊城市的吃貨專門跑來嘗鮮,寒冬長時間排隊,只想來嘗嘗這家火遍全國的國民食堂。
?
揚州首店
?
杭州首店
如此可見,老鄉雞的火爆并非停留在社交網絡上的刷屏營銷事件,也讓各地消費者對其都有一份期待。
俗話說,產品才是餐飲企業的根基,老鄉雞在產品開發和質量控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財力,每個月都專注新產品的研發。
而在品種選擇、產品展示、溫度、外觀、餐具、長凳、場景和服務等方面,老鄉雞進行相應填充以支持產品的價值,在中式快餐市場持續脫穎而出。
?
02
全時段經營,解決多方痛點
定位中式快餐市場,老鄉雞不僅是將場景和菜品進行升級,深圳首店最大的亮點是以雞湯為主題概念的店,實現全時段經營。
據了解,從上午10點到凌晨2點,老鄉雞分為五個操作時段:早午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酒吧,增加了下午茶和酒吧的業態。
在餐飲行業的典型模式是“現場生產+現場消費”,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過程都是在門店內完成,傳統正餐時段只有中午和晚上累積五六個小時,老鄉雞將非正餐時段進行經營,極大提高顧客全時段的體驗。
拿目前開出的深圳首店來說,在午餐和晚餐時段里,有招牌菜、拿手菜、下飯菜、家常菜和涼菜5大菜品任選,葷素混搭,一份最低六元;下午茶則有小吃、甜品、飲品等多種選擇,一份最低9元;晚上還增設了酒吧場景,21點以后開始提供酒水,包括啤酒、雞尾酒、威士忌、特調等。
?
老鄉雞這一經營戰略的變化,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瓶頸,實現多時段經營,這也是老鄉雞目前將全時段和線上線下做得最徹底的模式。
近幾年,餐飲行業“四高一低”的現象愈演愈烈,尤其是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房租成本節節攀升,增加正餐時段的營業額勢在必行,而全時段經營是縱向提升餐廳接待能力的手段,在成本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客流量的提升,自然收入增加。
當然,全時段經營的考慮并非完全出自自身,老鄉雞同樣注意到消費市場的需求。
在消費升級的風口下,消費者對于飲食的需求不再單是解決溫飽問題,正如星巴克,每個時段都人流涌動,除了“吃”之外,更多是提供聊天、工作和學習場景。
奔向一線城市的老鄉雞,從高品質的菜肴,滿足中高端消費的品質性價比消費需求,到具備休閑屬性,滿足年輕一代主流消費者的休閑、放松、聚會等一系列的需求,不斷調整升級。
接下來,除了常見的社區家庭型門店,也會加快各大城市的布局,每個城市所開的店面也都會根據其特點做出特色調整。
03
中式快餐模式,加速擴張
一直主攻下沉市場的老鄉雞,雖然很受歡迎,但尚未接受一線市場的“洗禮”,盡管束從軒多次坦言要和洋品牌正面剛,用事實說話,但老鄉雞在全國的知名度還不足百分之0.01。
進軍北上廣深是束從軒要做,也是盡快要做的事情,其實,從疫情期間刷屏后,每一步的戰略都是邁向一線市場而準備。
在束從軒看來,老鄉雞想要全國化有三個關鍵要素:人、錢、品牌力。
之所以能擁有快速擴張的底氣,源于老鄉雞在創立初期,就建立了精細化管理全流程,保障了可復制、可規模化,在此后的發展中,通過不斷探索開創了“全員承包制”,以增加門店員工積極性,便于管理。
而在資金方面,老鄉雞更是不愁,疫情期間已籌措的10億元主要用于全國化擴張。
至于品牌力,從老鄉雞霸屏各大榜單就能看出,尤其是在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快餐70強榜單中,老鄉雞在中式快餐企業中排名第一。
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眷顧”,老鄉雞才有底氣全國擴張。
但對于中式快餐來說,想要擴張的背后,不僅需要強大的供應鏈作為支撐,還受到各地消費者口味等多重方面的制約,老鄉雞想要完成南北地域跨度的擴張,也是長路漫漫。
老鄉雞自然想到這里,隨著全國性戰略的展開,為了保障食材最新鮮,在各區域籌備就近的中央廚房也是公司關注的重點,具體工作在有序進行,根據不同城市顧客不同的口味,除了招牌菜系外,也會有一些更接地氣的調整。
吳曉波在年終秀里說,2020年,要致敬那些勇敢者,致敬勇于走出舒適區,堅持專業主義,嘗試新工具的人和企業。
疫情期間,老鄉雞一朝火爆出圈,但背后是18年的積淀。
如今的老鄉雞,正在順應國內快餐消費新一輪升級的動向,打響擴張的號角,下一站老鄉雞將在北京、蘇州、常州、無錫等地,開出各地的首店,向全國城市進軍勢如破竹,站穩中式快餐市場的頭部位置。
更重要的是,老鄉雞會在品控、供應鏈和品牌戰略等方面,重新定義中式快餐,為行業樹立標桿,從“黑海戰略”、疫情壓力中突圍后,老鄉雞未來將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