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線下社交,是巨大的信息交換場。”
題圖源自電影《奇異博士》
盡管有疫情影響,春節仍然是品牌最佳營銷時機。
最近CNY戰役全面開始,全是年味,全是過年氛圍,眼花繚亂的品牌。
在一個營銷扎堆的節點,廣告太容易同質化、被淹沒,造成無效營銷,品牌保持獨立思考很重要。
春節的核心營銷價值——線下場景。
不管前面做多少傳播,做多少內容,賣多少貨,最最重要的是,當春節假期來臨,那7天時間里,你的品牌在人們線下社交圈的存在感。
春節線下社交,是巨大的信息交換場。
春節,不管走多遠都要回家,即便疫情嚴重,大部分人仍然會回家。春節線下場景中,你的同學與舊友,親戚與近鄰,這些社交關系進行的信息交換,是真正意義上的破圈。
你是互聯網行業的,你同學是搞建筑工程的;或者你是做老師的,你鄰居是創業者;你在北京CBD,親戚在海邊搞養殖。
因為過年這個假期,各種稀奇古怪的,非日常社交關系相聚。大家進行信息交換,有什么發財機會,有什么好玩的APP,有什么新品牌,全部交換一遍。
這里面蘊含巨大的增長空間,相比在線上破圈,春節的串門聚會上,是更高效的破圈流量。
理解并認同這一點,接下來在策略與案例層面,談談如何執行的方法。
以下,enjoy。
01
策略:線上聚焦,線下破圈
線下破圈是營銷目的,但營銷執行還是在線上。
春節前這段時間,在線上做好營銷傳播,確保春節7天假期內,你的品牌能進入大家的社交圈,成為互相交換的信息之一。
線上傳播如何做,才能在線下破圈?
每個品牌面臨的場景不一樣,新品牌,成熟品牌,消費品,大件電器或科技產品,甚至互聯網產品等等,每個品牌在春節的角色不一樣,要用的傳播方法也不一樣,后面我們會講到案例做參考。
我們談通用策略:一是人群聚焦;二是提供增量信息;三是創造場景。
這本質上是一次口碑傳播,線下場景的口口相傳,春節聚會的私域流量,需要先有種子用戶。
?
一是在人群上,先向核心用戶傾斜,再考慮潛力新用戶的覆蓋。
比如大快消品牌,在傳播資源上向核心老用戶傾斜,已經買過一次的,搞點促銷再買一次。如果是互聯網產品,給黏性高的用戶一些福利傾斜,討好老用戶的辦法很多。
二是提供增量信息或產品,作為春節社交的談資。
比如可口可樂產品單一且知名度飽和,我們過年聚會不會談起這個可樂真好喝。類似的成熟大品牌很多,那么是否可以做點春節特別版或定制款,或者在營銷內容上有爆款(這個更難),總得搞點不一樣的東西,給大家提供點品牌談資。
三是在春節場景中找到合適的品牌角色。
作為年貨買回去,作為工具帶回去,作為娛樂陪伴,成為聚會上的談資,或者迭代舊儀式的新年俗等等。不同品類的品牌,總能在春節場景里找到角色。
簡單來說,帶著在線下破圈的思維,做線上傳播。
針對核心用戶,提供增量信息,建立場景角色。接下來聊聊案例。
02
新消費品牌,新年貨破圈
最近幾年,新消費創業是最大的風口,出現了層出不窮的新消費品牌。
之前我們談新品營銷時數據顯示,天貓2020首發了2億款以上新品,這些新產品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新消費品牌。
春節節點,是新消費品牌破圈增長的重要時機。
一是知名度還沒有飽和,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二是足夠新,“新”本身就是談資;三是可以立身年貨,以新年貨的角色進入春節社交場。
今年年貨節,天貓寶藏新品牌IP精準洞察春節對于新品牌的重要性,專門為新品牌們申請開辟專屬賽道——年貨寶藏新品牌專場,抓住春節的時機,幫助新品牌破圈。
用新品牌定義新年貨,詮釋新年俗引領新消費,幫助新品牌在春節營銷集體高光出道。對于年貨節來說,新品牌帶來新供給,讓年貨節更年輕銳利。
對于新品牌來說,借勢年貨節,以新年貨的角色進入春節場景,獲取更大增長。而對于消費者,買點新年貨吧。
這個案例以年貨節為外包裝,做新品牌傳播,在策略上聚焦線上,在目的上幫新品牌破圈。
接下來從三個方面聊聊策略:聚焦新青年,發布新年俗,助力新增長。
1. 聚焦新青年
前面策略講,聚焦核心用戶。但這里不是一個品牌,面對打包了眾多品牌的營銷IP,仍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聚焦。
這里的定位是“寶藏新青年”,以90、95后為主,聚焦在一、二線城市的白領和學生為主,敢于嘗鮮、勇于探索、樂于分享的年輕人。
在傳播上提出“寶藏青年,輕松過年”主題,這些年輕人基本就是新消費品牌的種子用戶,大多集中在互聯網與新媒體行業。
這群人在春節社交場,代表了最新的潮流。
所以作為新消費品牌,在春節期間盡一切手段賣貨,只有把貨賣出去,以新年貨的被帶回家,才能在社交聚會中破圈。
2. 發布新年俗
內容是連接點,連接目標人群與春節場景。
這個案例中用兩個內容來承接,一個是創造新年俗,第二個是新場景,以此讓新品牌詮釋新年俗。
首先是一組新年俗海報,比如快遞式年貨、5G式過年、云端式聚會、間歇式孝順、放縱式減肥等,這個內容要進入大眾輿論,成為社會話題。
?
發布后獲得央視網等450+媒體大V全網自發跟進,沖上多個平臺熱搜,獲得10億+的話題閱讀。這些數據能證明的是,這個新年俗真的進入輿論,被大眾所談論,而非花錢買來的自嗨。
然后,寶藏新品牌官微發布一首MV,以牛魔王為創意符號,魔性改編推出牛年限定版《恭喜恭喜》,帶出 2021 十大過年趨勢及寶藏青年輕松過年態度,獲得2000萬+播放。
這個內容將新青年、新年俗、新品牌三者融入春節場景。
比如添可智能料理機,輕松做搞定年夜飯,實現「躺平式家務」;布魯克積木輕松搞定熊孩子搗亂,實現「輕松式降娃」;簡愛酸奶,輕松讓你實現「放縱式減肥」,過年也吃不胖。
在這個MV中集中展現,新品牌如何讓年輕人輕松過年,創造場景樣板間,促使新青年下單新年貨。
3. 助力新增長
對于新消費品牌的春節戰役,我們從兩個層面看增長。
一是年貨節銷售帶來的直接增長。所有外部社交媒體的傳播,最終會回流到天貓年貨節的會場,促使新青年下單購買,作為年貨帶回家。
二是間接增長,線下破圈后的隱性增長。當這些新年貨隨著人群的流動而流動,進入春節的線下社交圈,進入春節的節日性場景中,成為聚會上的談資時,破圈就已經發生了。
天貓作為最大的新品牌聚集地,去年蔣凡說未來三年要幫助1000個新品牌銷售破億。對于知名度還沒有飽和的新品牌,想要保持持續增長,要從兩個角度看,破人群圈層與場景擴張。
這次新品牌的年貨節,在線上傳播新場景,通過新年俗的傳播,以新品牌定義新年貨,賦予這些品牌新的場景與角色。
繼續買傳統年貨,還是買點更新鮮的新品牌?對于新青年來說,這個選擇并不難做。
基于年貨新場景,在線下破圈新人群。
核心人群是互聯網或新媒體等新經濟行業,在春節場景下,向傳統行業,實體行業的同學故友安利,給他們帶去新的潮流,新品牌開始破圈。
03
總結一下
最后總結一下,在春節這個營銷戰場上,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
春節不是普通的節日,普通的節日營銷只需融入節日氛圍,提供用戶福利,做些節日內容,營銷也能及格。
但春節不行。至少現在,春節出現的人口流動之巨大,出現的社交關系變化之巨大,都是非常驚人的。
人們在春節進入非日常社交環境,很多關系都是一年見一次,在這個狀態下人們開始信息大交換。
如果線上的圈層壁壘越來越厚,社交繭房愈加堅固,那么春節就是突破社交壁壘的最佳時刻。
基于此,我們把春節戰役分成兩個階段:
一是前期的營銷傳播,也就是臘八開始的年貨節,一直到大年三十的春晚,都是不斷密集的傳播階段,營銷能介入的也是這個階段。
二是假期中的線下社交,這是營銷無法介入的,但這個階段是不同圈層,不同行業不同城市的人進行信息交換的重要時刻,真正具備破圈價值的社交。
發力傳播仍然在第一階段,但要帶著第二階段的目的做。
比如做年貨節,通常賣完也就賣完了,銷售額一算就是效果了。如果帶著第二階段的目的做,通過新年俗融入新品牌,賣出去的就不止是新年貨,也是新潮流。
在春節的信息交換中,發現這個自動料理鍋,那個拖地機器人,或者什么養生代餐,就被安利到不同圈層,帶來春節后的消費增長。
所以,品牌要進入春節場景,成為社交的談資,被安利的對象。
不同品類不同階段的品牌,有不一樣的方法與路徑,我們舉例的新消費品牌,是最容易成為談資被安利的產品,因為知名度還不飽和,產品足夠新。
同時需要提醒的誤區是,對于知名度已經非常飽和的大品牌,做曝光為主導的傳播,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對于其他品牌,提供三點小建議:
一是傳播向核心用戶傾斜,他們是能口碑傳播的人;二是提供增量信息,作為社交談資;三是創造場景角色,做出場景樣板間。
最后,春節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向外看的時機。
離開格子間,離開舒適社交圈,去找其他行業玩伴故友,不同愛好的親戚鄰里,找他們談談,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