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近春節,全國多地疫情開始反彈,各地紛紛倡導“就地過年”。隨著各地餐廳取消線下年夜飯預訂,半成品年夜飯、年夜飯小份套餐或將成為今年過年大熱門,有商家甚至擬推出“年夜飯豪華單人套餐”。
“單身經濟”的興起給餐飲行業帶來了紅利和商機,《中國餐飲大數據2020》顯示,2019年美團點評平臺“一人食”的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了132%,搜索人數增加了137%。
“一人食”的消費群體正在被“看見”。在烤肉品類火熱的當下,一些烤肉品牌也開始試水“一人食”。這到底是噱頭,還是真實需求?
01
社交屬性品類試水“一人食”
企查查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一人食”相關的餐飲企業不斷增加,目前共有653家企業注冊成立。2016年的年注冊量突破50家,此后幾年不斷增長。2020年是過去五年中注冊量最多的一年,共注冊了112家企業,同比增長了43.6%。
?
從品類上看,2020年5月,美團點評熱搜排名前五的榜單中,烤肉超過了火鍋和燒烤,位居第一。除了疫情下,烤肉滿足了人們大口吃肉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一人一套餐具,相互之間交叉較少的用餐體驗,正是當下疫情特殊環境下消費者所需要的。
去年12月18日,韓式烤肉品牌權金城推出“一人烤”門店,北京首店位于西單食寶街一層。門店采用全新的品牌形象、裝修風格及用餐場景,品牌定位為“不合群的烤肉店”。
將發展目光瞄準“一人食”業務,是權金城發展新業態以加速品牌年輕化的一種嘗試。目前看來,這種對傳統烤肉業態的顛覆模型,既增加了高頻消費屬性,也填補了低客單、輕快餐場景下品質烤肉的空白。
同年,在杭州也開了一家“一人食”日式烤肉店,位于中山中路的KAGARI YAKI燒肉速食研究所。這家烤肉店被稱為杭州首家平價單人燒肉,人均80+,每天供應30+款燒物,且明確規定不接受三人及以上的用餐。
除了“一人食”烤肉,還有“一人食”烤魚,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都開始嘗試挖掘這一市場。
?
但是,具有強社交屬性的品類入局“一人食”,是新概念串聯老模式,還是真可以發展壯大?
02
“一人食”烤肉是噱頭還是需求?
隨著國內“單身經濟”的崛起,年輕人對個人精神世界有著更高的追求,消費形態也隨之不斷演變。極高的坪效和翻臺率,也讓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入局這一領域。
但目前來看,“一人食”反響較大的案例多在于零售端,如海底撈的自熱鍋、小龍坎的火鍋菜等,堂食里,呷哺呷哺是最早做一人一鍋的,算是較早的一人食代表。
盡管北京的權金城和杭州的KAGARI YAKI燒肉速食研究所都嘗試推出了“一人食”烤肉店,但是對于強社交屬性的品類來說,“一人食”的用餐場景或許并不完全契合這個品類的大眾消費邏輯。
內參君通過觀察發現,在北京權金城一人烤店內用餐的消費者中,結伴用餐的頻率較高,雖然店內一人一個烤爐,但座位挨得很近,極其方便與鄰座交流;在杭州的KAGARI YAKI燒肉速食研究所,店內用餐環境與權金城如出一轍,而且還設置了“雙人位”,店內用餐環或許有悖于真正的“一人食”。
?
有消費者表示:“感覺一人食烤肉更像是一個噱頭,雖然是單獨的烤爐,但并不妨礙與鄰座交談,店里依然是鬧哄哄的,對比之下,真正一個人去吃飯的就顯得更孤獨,也就不會再去了。”
一家做石鍋烤肉的老板表示:“先不說‘一人食’是不是偽需求,就餐廳來說,其實很多餐廳不一定都是指著菜品賺錢,酒水也會占很大的比例,‘一人食’的話,那酒水部分基本就不賺錢了。我覺得‘一人食’有存在的必要,但沒必要單獨開一家店。”
據了解,最具有“一人食”傳統的是日本,日本人普遍認為“美食能夠拯救靈魂”,所以更加專注食物本身,希望安靜地享受一頓美食。而對于喜群居熱鬧的中國人來說,真正的“一人食”或許還不能完全接受。
03
“一人食”模式應用或很難多品類復制
在國外,獨食文化很興盛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群眾基礎,單人就餐甚至會被看作具有特殊的意義。對于一家餐館來說,有單身食客愿意到店就餐,是該餐館能收到的“最佳好評”。
而在國內,一個人去餐館吃飯的尷尬,更多的是因為單人去人員聚集的餐廳就餐,與所處環境有些格格不入。
在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需求發生改變,首要關注的是飲食衛生健康。“一人食”烤肉能夠率先試水,是因為貼合當下用餐需求和消費者心理,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疫情也推動了“一人食”的發展。
但是,在模式應用上是否真能行得通?
就拿烤肉來說,烤肉是需要一定技術含量的。在日本其實有很多單人份燒肉套餐,但都是專人烤好之后直接給客人上桌的,反觀國內的模式或許只學了一半。
前文提到的權金城和杭州的燒肉速食研究所,雖然都推出“一人食”的概念,但是在用餐環境上并沒有真正凸顯“一人食”。另外,在用餐體驗上,客人也很難自己烤出好的味道,因此影響體驗。
石鍋烤肉的老板表示,烤肉是沒辦法快餐化的,一人食可以,但是不能全自助無服務。“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幫客人烤肉,但如果客人自己烤的話,就必須得安排專人勤換篦子和看著火候。而且,炭火烤肉的話,對客人的技術要求就會更高些。”
?
“一人食”烤肉本意上是自主用餐,但實際體驗上并不是很好,因為大多數人并不具備一定的烤肉技術,自己烤肉往往會影響口感。而對餐廳來說,也增加了一定的人工成本。除了烤肉品類,烤魚也是如此,在體驗上并不能實現完全自主化。
由此可見,“一人食”模式在一些品類上是很難復制的。雖然“一人食”是一種大趨勢已是行業共識,但如何在品類上更好地應用這種模式,還需要餐飲人不斷地摸索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