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魚水餃品牌一船小鮮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前身是大家熟悉的船歌魚水餃,這一次餐飲、食品兩塊業務徹底分家。
鐘薛高推出了高端水餃品牌——理象國,最貴的雞絲松茸賣到了98元一袋,“一頓理想的簡餐”,充滿著濃濃凡爾賽之味,引來不少吐槽。
喜歡和餐飲分一杯羹的盒馬推出了多款水餃,連植物肉都盯上了餃子。線上來勢洶洶,但反觀線下,2020年主打水餃品類的餐廳,則顯得有些悄無聲息。
是線上玩得更浪?消費者更好“忽悠”,還是線下戰斗力不足,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01
線上餃子為啥越賣越貴?浪唄
同喜家德的聚焦主義(只賣6款餃子)不同,線上水餃的口味是千奇百怪,百花齊放,也越來越“凡爾賽”,食材越用越高端,售價也越來越大膽!
定位高端水餃品牌的理象國,價格最低是42元的黑豬肉白菜,一包16個。三袋雞絲松茸水餃的價格賣294元,98元一袋,一顆餃子6.125元,約等于一個便利店飯團。
?
剛剛完成A輪融資的一船小鮮,也走中高段路線。貴一點的像蟹黃水餃,230克4盒(1盒12只),賣348元,差不多一顆水餃9.67元,兩顆半約等于一杯喜茶。
最貴的是總裁家宴定制禮盒,498元,包括四種餃子,餡料為海參、鮑魚、海膽和大蝦,豪氣十足。
?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誰家能吃上頓餃子就是過年了。曾經的奢侈品,經過神奇的輪回,又重回巔峰。以后朋友圈不用曬車、曬表,曬盤餃子,亮出不凡的餡料,你就是凡爾賽之王。
與線下門店相比,線上的品牌們毫無束縛感,敢玩敢浪,一腳踢開豬肉白菜之類的傳統口味,快速擁抱消費者!
理象國將松茸、干貝包進餃子里,選擇更細分魚水餃的一船小鮮,除了經典的鲅魚、黃花魚、墨魚水餃外,還有薺菜扇貝、青花椒魚、榴蓮等新口味。
這種個性化的口味開發,其實在回應年輕消費者的需求。
CBNData聯合天貓發布《線上方便速食行業趨勢洞察報告》中提到,消費者越來越愿意嘗試不同的新口味,新口味已成為消費者重要的驅動力。
?
02
線下為何浪不過線上?
線下餃子品類不是沒浪過,早在18年,就出現了一大波線下水餃和外賣水餃新品牌,水餃頭部品牌喜家德,幾乎也是在同時加快了布局全國的征程。
為啥沒過多久,線上渠道的熱度就呈反超之勢?
內參君在采訪業內資深人士,他提到主食類單品餐廳存在著模式困境。
“主餐類單品,突破型創新有點少,大家都在不斷探索,要么豐富品類,要么從單品中延伸出一些好玩的東西,但現在還沒有成熟的連鎖模型出來?!?/span>
不光模式沒探索出來,標準化進程還落后線上一大截。
餐飲老板內參道哥工作室的主理人王新磊認為,高端水餃的出現,會淘汰一部分沒標準化的門店,撒鹽靠手感,品質不穩定,這種店,即便有現包或堂食的優勢,依舊打不過速凍水餃。
?
03
別慌,對打線上,線下優勢依舊在
一船小鮮的負責人則提到餐飲和零售渠道面向不同的消費者群體,消費場景和路徑都不一樣。
千味央廚副總經理徐振江提到這樣一個現象,早在06、07年,超市里散裝餃子盛行,冰柜滿滿一層的速凍餃子,論斤售賣,加上規?;a和大折扣,價格能比自家包的還要便宜,但依舊會有人去店里吃水餃。
雖然兩者仍有很大的替代性,但線下依舊有很大優勢,只要肯浪就大有天地。
一是做好標準化,保持新鮮度, 在品質上與速凍水餃拉開差距,這是立身之本。
二是口味要解放,跳脫傳統口味,浪起來!
像內參君曾采訪過的滿姐餃子館,店里中有29種餃子,除了常見的豬肉芹菜、西葫蘆雞蛋、牛肉大蔥外,還為了吸引年輕人,推出了眾多有創意的新產品,麻辣小龍蝦餃子、海膽餃子、美味臭豆腐餃子、醋溜肥腸餃子,聽名字就想去打卡。
?
再比如船歌魚水餃,保持著穩定的上新節奏,45天上新二款,只賣45天。立春有韭菜章魚,立夏是小龍蝦餃子和冬瓜蛤蜊餃子,立秋則是蟹黃餃子,產品與時令同步,來營造新鮮感和品質感,提升獨一無二的價值。
?
04
線上有多火,線下機會就有多大!
面對線上紅紅火火的餃子熱,餐飲人的心態可不能崩,不僅不能崩,還要大唱感恩的心!
為啥?因為它在幫你提高價格,提升品質感。
在王新磊看來,這波水餃風潮,其實是在用極端事件,引發大家的關注,教育市場,提升整個餃子品類的價值感。
就像LV店里那個100萬的包一樣,一直掛在店里,是提高心理認知的坐標,讓消費者感知到還有更貴的包,二三十萬的已經很便宜了,就容易入手。
“餃子品類的發展,總要有人來突破界限,像中國茶飲的崛起,是從喜茶開始的,剛出來也是遭遇到很多人的非議。”
零售端水餃的高端化,一方面在教育消費者,提升餃子的價值感,另一方面也將引發“鯰魚效應”,讓餃子這個小品類更有活力。
雖然很多做餃子生意的餐飲人都說,2020啥也沒做,也沒什么值得講的。
但2021年這波線上熱就是個好勢頭,新一年,跟線上學玩法,解放思路,在線下做好品質,搞好差異化,讓餃子這個品類,浪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