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二字,連讀起來格外順口,但二者實則早已“分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提到餐館,你會想到城中心的海底撈,還有下班后常去的麻辣燙,大品牌和小門店都能走進你的“心”。
提到飲品,聯想到的一定是喜茶、CoCo、一點點等知名品牌,就算是要“消費降級”,第一時間想到的也是全國連鎖超7000家的蜜雪冰城,而不是街邊不知名的小品牌。
可以看到,餐、飲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成為正反兩面:
一面是大品牌和小門店百花齊放,各占勝場;另一面卻是連鎖品牌獨占八斗,其余商家“夾縫求生”。
本是同源的餐、飲為何會漸行漸遠?
一個名詞
到兩種業態:餐向左,飲向右
2019年,中國餐飲的市場規模達到了46721億元,市場規模極其巨大。在中國餐飲這個巨大的市場中,餐和飲卻幾乎“涇渭分明”。餐就像是一條蓬勃大江,有火鍋、燒烤、正餐、快餐、小吃等無數支流,其中僅火鍋的市場份額在2018年就達到了8757億。
雖然市場份額巨大,但近年來餐的整體增速卻在逐漸放緩。對比之下,飲品的市場份額相對有限,并且近年來才取得了較大的漲幅。
2019年中國茶飲市場規模達到了4000億,新式茶飲突破500億,咖啡市場接近2000億,整體市場份額尚未到達火鍋行業的一半。
一個是大市場、低增速,一個是小市場(相對而言)、高增速,由此可見,餐和飲所處的市場環境完全不同。
二者所處的市場環境直接決定了行業的發展走向。餐的市場規模更大,品類眾多,但競爭格局卻十分分散,餐飲品牌CR5僅為2%,是典型的“大行業、小公司”。
而飲的市場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品牌集中度卻相對更高,出現了喜茶、奈雪、CoCo都可、瑞幸等知名品牌,以咖啡市場數據為例,2018年我國現磨咖啡市場CR5達到74.9%,集中度非常高。
注:CR5,行業前5名品牌營業額所占行業整體比值,體現行業的集中程度。
兩極分化的原因
細說茶飲4大特性
對比CR5(行業中前5名企業站整體市場份額,反應行業集中度)可以發現,餐的市場處于百家爭鳴,而相對較小的飲卻出現了品牌寡頭效應。為什么二者會分化兩級呢,我們要從飲品的4個特性說起。
特性1:賽道小、上升快
相較于餐而言,飲的市場較小(相對而言,其體量也十分巨大),并且近年來以高速進行增長。
數據顯示,中國茶飲市場以15%的增速快速增長,2019年突破4000億元,截至2020年6月底,中國現制茶飲門店為48萬家。
處于高速上升期的茶飲行業為頭部品牌提供了優渥的生長土壤,為品牌的連鎖經營提供了天然優勢。
特性2: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高
對消費者而言,茶飲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消遣和生存方式,甚至成為了一種社會貨幣。
基于此,消費者會對茶飲的品牌、品質、包裝等有著更強的感知。
據調研數據顯示,有6%的用戶只買一個品牌的茶飲,有74%的用戶集中在少數幾個品牌,20%的消費者并不刻意追求茶飲的品牌。
換言之,有著80%的消費者有著較為強烈對追逐茶飲品牌的欲望,這也和當下茶飲行業寡頭競爭的格局相吻合。
特性3:茶飲品牌更容易延展
因為茶飲品牌突破了固有“飲”的圈層,對消費者而言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因此茶飲的品牌更容易形成延展。
以茶飲界的“交際花”,喜茶為例,好利來、可愛多、茶顏悅色、回力、太平鳥、QQ音樂、愛奇藝、大英博物館、Fenty Beauty等等,不限品牌、業態、國籍,都成為了喜茶的聯名品牌。
此外,茶飲品牌自身一樣在不斷嘗試拓展。奈雪的茶率先開啟了茶+軟歐包,此后又推出了奈雪酒館,而喜茶則是跨界走到了零售,先是合作推出了奶茶口味冰激凌,再獨立推出了喜小茶瓶蓋廠和汽包水零售產品。
頭部茶飲品牌的不斷延展,既擴張了自身的消費場景,也進一步繼續了品牌的勢能。
特性4:資本入駐抬高門檻,個性化特征成競爭關鍵
近年來,茶飲市場的快速增長吸引了資本的注意。
“高瓴資本和Coatue聯合領投,投后喜茶估值超160億!”
“奈雪的茶欲赴美上市!”
“樂樂茶完成過億元Pre-A輪融資!”
供應鏈是新式茶飲最大的問題,但隨著資本入局,頭部品牌得以對供應鏈進行充分加強,甚至建立自己的種植園、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配送中心,這讓頭部品牌有了快速擴張的資本。
在資本入駐后,茶飲行業的競爭門檻被大幅抬高,而差異化、個性化特色成為了茶飲品牌間競爭的關鍵。
以Jtea、謝謝茶為例,他們依靠“周同學”和“馬東”的明星效應讓品牌快速取得了知名度,并依靠過硬的供應鏈和產品形成了穩定的復購。
圖片寡頭效應初現
茶飲賽道商機何在?
因為茶飲行業的獨特性質,如今行業已經出現了寡頭效應。
隨著寡頭效應出現,茶飲行業的入局門檻被不斷拉高,這讓小品牌和大眾創業者入行的難度增大。
任何一個高速增長的行業都蘊含著無數商機,茶飲行業同樣如此。
中國與美國餐飲市場的整體份額相差無幾,但連鎖率卻相差高達6倍,連鎖化勢必會成為中國餐飲未來的關鍵發展方向。
對于茶飲行業而言,消費價格區間過廣,市場體量過大,因此品牌很難快速實現大面積覆蓋。
因此,很多茶飲企業選擇了加盟連鎖模式。
如快樂檸檬,全國門店數量高達1101家,而加盟店占到了1000家;如蜜雪冰城,通過打造供應鏈形成價格優勢,并且用加盟模式快速占領市場,如今開店7000余家。
相較于餐,飲的決策成本更低,因此更容易擴張并形成品牌效應,因此加盟成為了飲品店的最優模式。
對企業而言,開放加盟能夠有效節省成本,并快速占領市場,并且加盟市場也有著充足的創業者擁有加盟意愿。
對創業者而言,加盟能夠跨過茶飲行業的超高入門門檻,利用品牌的品牌勢能、成熟產品、穩定供應鏈快速實現盈利。
因此,對于茶飲賽道的品牌和創業者而言,加盟模式是雙方的“最優解”,可以預見,加盟連鎖將成為茶飲行業未來20年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