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大家好,我是老納
2020年過去了,這是魔幻的一年,但無論這一年它怎么操蛋,都是我們人生中再也回不來的2020年,所以,照例盤點十個行業新聞,紀念這神奇的一年。
01
最滿分——雙百合作
小時候,考試都想考雙百,長大了也都在追求百分百。2020年,百事和百草味的合作,則達成了一次漂亮的雙百合作。這次疫情讓百事食品與百草味都有了大幅度增長,看好中國未來的零食市場,讓百事食品完成了這筆50億的收購,這筆收購可以讓好想你專注自己的棗業,可以讓百草味專注自己的發展。對于舍棄飲品百事可樂,專注休食的百事公司來講,百草味的電商打法,對其是一個補充。可以說這是三方面的勝利。
如今,雙方整合已近一年,未來值得關注。
02
最值錢——農夫山泉
你有多久沒看過快消品公司的老板當中國首富了?
今年,農夫山泉既意外又不意外地上市了。說它意外,是指多年以來農夫公司一直對外說,“沒有上市打算”,可私下其實早已經輔導過N多年。終于在疫情之外,農夫山泉迎來最好的時機——9月8日正式港股上市,且其股價在股市一路上揚,讓創始人鐘睒睒短暫登頂中國首富。
在農夫山泉這波熱度下,又有一些巨頭把目光投向了包裝水。未來兩年,飲用水行業上市的公司是前赴后繼,但能達到農夫山泉這個效果的,應該不多了。據說,農夫山泉上市后,某央企領導把旗下飲用水、啤酒兩公司負責人叫來訓話,問為何兩個公司的市值還沒有農夫山泉一家高,足見農夫山泉的風頭。
農夫山泉上市后,鐘睒睒依然保持著清醒,很快調整了全國銷售總監,親自負責銷售工作,還調整了全國十數個大區經理職務。現在留給農夫山泉的挑戰就是如何保持增長,挑戰萬億市值了吧。
03
最爺青回——雀巢賣銀鷺
2020年,雀巢的第一要務就是甩賣銀鷺和徐福記,相較徐福記的復雜股份以及糖果行業的日薄西山,顯然,銀鷺更好賣一些。雖然,如今銀鷺只有巔峰期一半的銷售額,但那也是50億的市場。
賣是要賣的,但價格不能太低了,不能老讓中國企業覺得老外是人傻錢多,老想坑一次是一次。所以賣給誰,賣多少,如何賣,就成為雀巢甩賣組的頭等大事。于是雀巢時不時的就搶個頭條,今天說統一、娃哈哈有興趣,明天說達利、華潤有意向。但真正在談的,雀巢卻從不提——要造成一個全民都需要銀鷺的跡象。
在2020年即將結束,大家都在沖年底業績時,雀巢宣布把銀鷺賣給了創始人陳清水團隊。嗯,兜兜轉轉一圈后,才發現最熟悉你、最愛你的人,都是當初那個人。大嘆一聲“爺青回”。可出走半生,歸來是否依舊少年呢?至少,創始人回來,先是停了裁員后是給了1000元補助再增加費用,好像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啊。
這個春節,讓我們看看銀鷺歸來后,是否可以“王者榮耀”。
04
最意外——紅牛安奈吉
2019年5月,紅牛安奈吉上市,傳了三年的泰國天絲紅牛要來,終于變成現實。而紅牛安奈吉在上半年內便取得了銷售突破10億的成績。只是,這也滿足不了天絲醫藥負責人許馨雄的野心“我們要用可口可樂進中國的發展方式來發展紅牛安奈吉”。
在這樣的指導策略下,2020年中秋前,養元六個核桃宣布與紅牛安奈吉達成戰略合作,負責紅牛安奈吉在北方市場的運營。這次合作,對于一直尋找非禮品銷售的六個核桃來說,是一個切入點,同樣也有問題點。畢竟,六個核桃自身的市場因為疫情也有很多耽誤,如今又接下安奈吉,必然讓經銷商一時反應不過來。
但這不影響安奈吉走自己的“可口可樂路”。其實在與養元合作之前,紅牛安奈吉便已有部分省份承包給了百威的經銷商,目前數量是七個城市,而未來是否會出現新的合作方還不得而知,畢竟還有城市空白。
而原來的王睿及其團隊則負責紅牛風味飲料的運營,這讓紅牛一家就出了三個品牌,消費者的接受度還有待驗證。
05
最潛力——藍月亮
同樣有60%以上的毛利,比農夫上市晚三個月的藍月亮卻沒像農夫山泉那般一路上揚。“投資者擔心藍月亮未來在下沉市場的表現,畢竟,藍月亮的產品、價格都沒有競爭優勢”。某投資人在分析藍月亮股市時說。
當然,投資者有投資者的目光,企業家有企業家的戰略。納愛斯己故創始人莊啟傳曾發表過一篇演講叫“藍月亮是藍的”,充分肯定藍月亮做的事是在追求一種價值,而并非是為了企業的利潤。
如果對藍月亮的產品有充分了解以及對創始人有更多認知,就知道藍月亮是在“開荒”——要讓更多人科學洗衣,要讓科學服務生活。從藍月亮的濃縮洗衣液到藍月亮的社區到家服務,包括藍月亮推出家居的系列新品,你都會感覺到這是一個有科技含量,有遠大抱負的公司。也許會有人說,不就是個做日化的,有什么技術含量。照這種方法說,互聯網公司就是編代碼,找消費者懶的基因的,也沒什么技術含量。
技術不一定是什么高大上的科學味道,有可能只是一種轉變大家習慣的方式,互聯網改變了消費者的衣食住行等方式,藍月亮也在改變家居清潔方式。
老納說過,下沉市場不等于低價市場,所以,未來藍月亮會有更多故事可講。
06
最神秘——好智粒
一家賣核桃飲品的公司,在復工后吸引了行業的眼球,只因干了兩件事:一,幫經銷商退貨,二是幫經銷商發員工工資。在其它企業都想方設法遠離經銷商庫存的時候,一家叫好智粒的公司采用了與其它公司不同的方式。可以說是快消行業的逆行人。
然而,這操作還只是開始,在2020年年底,好智粒又簽約知名影星李冰冰成為其形象代言人,加大地方電視臺、全國高鐵站的廣告投入。每出手都是大動作。12月,好智粒開了一場經銷商大會,本來是“普普通通”一場春節前的動員會,好智粒公司不僅把代言人李冰冰請來,還請來了葉靜子。不僅如此,中信公司還派了專業人士,與經銷商簽定了股權激勵。
華彬紅牛董事長嚴彬雖然沒有出席大會,但也出鏡致賀。這場“普普通通”的大會,有著超高規格的待遇,無不說明這個公司有點壕,更有些神秘。在全國大量中小核桃飲品公司退出市場后,好智粒卻逆向發育,要把核桃飲品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且看今年禮品市場,好智粒的好未來吧!
07
最做假——瑞幸咖啡
前有某粗糧飲品把1億銷售額吹到十幾億,轉手賣給了某美國飲料巨頭,后有某糖果公司移庫多次,先貨后款,把銷售額翻倍,轉手賣給了某美國糖果公司。但與后輩瑞幸咖啡相比,他們明顯小巫見大巫了。
2020年4月底,瑞幸咖啡承認自己虛報銷量,數據造假,被納斯達克退市。成立于2017年的瑞幸咖啡用兩年時光走完了其它企業20多年才能走完的路程,這不僅讓人感嘆,在互聯網基因的公司面前,你幾代人的努力就是被別人一兩年的“寒窗加班”代替了。
只是,這加班的內容可能是在完善平臺,可能是尋找對手的漏洞,也可能是在編一個好看的數據。
雖然瑞幸造假了,但不妨礙其公司的正常運營,甚至一定程度上,它的生意更火了。12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會發表聲明,瑞幸同意1.8億美元的罰金。
08
最胸懷——伊利蒙牛
“男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這句話用在伊利、蒙牛兩家企業身上也不算過份。這些年,以飛鶴為代表的國產奶粉已經扭轉了中國父母的奶粉購買習慣,當然這也得靠那些外企奶粉在醫院玩的“第一口奶”的做死操作。
然而,在中國的牛奶行業,消費者依然對伊利蒙牛有著許多誤會,當然也有常溫奶和低溫奶的掙斗,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針對伊利、蒙牛這兩家常溫奶企業潑點“臟水”。
凡是幫助伊利蒙牛說話的就被認定是收了錢的。兩大巨頭想爭辯下,就會被更多的人踩上幾腳——小樣,你還敢反抗。這樣的情形幾乎年年都有新花樣啊。
誤解之下,伊利蒙牛并沒有停止自己的公益行為,今年疫情期間,伊利先出現金1個億,后又捐奶,并且扶植上下游產業鏈,不拒收一滴奶。蒙牛則是向醫護人員捐贈6個億的奶制品。
也許,多干事,等待消費觀念轉變,是伊利和蒙牛未來艱難的路。
09
最爭議——社區團購
復工后,各大企業都要求員工去做社區團購、做私域流量。一時間,快消人幾乎成了微商小能手。可到了年底,我們才發現,年初不起眼的社區團購,已成長為參天大樹。這個時候快消企業又在糾結,要不要做社區團購呢?畢竟亂價是事實,但銷量更是事實。經銷商也糾結,你不做吧,社區團購從外地串貨;你做吧,這就自己把自己的市場弄亂了。
所以大家看社區團購就跟看情人似的——怕她不來,又怕她亂來。而隨著美團、滴滴、京東、阿里等紛紛介入,終于,人民日報對社區團購進行了點名批評“不要只關注腳下的六便士,星辰大海會更讓人心潮澎湃”。
雖然被點名批評,但不代表社區團購會倒掉。畢竟,這已是無數人的生計,也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就在大家對社區團購爭論不休的時候,那些劃好了各自區域的先入者們已挖到了第一桶金,并積累了更大的財富。
顯然,社區團購未來還會有很多爭論,但想阻止是不太可能了,只能看未來如何規避風險。
10
最感動——全體快消行業
這場疫情,讓我們見識到了中國快消行業人的責任與情懷。在自己企業未來還不明確的時候,各個企業先想到的是那些拼搏在抗疫一線的將士們,是他們用生命捍衛了大家的未來。相比他們的犧牲,企業的這些損失就小了許多。于是,各個快消企業大有大捐小有小捐,為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于是,我們看到第一家民營醫院——旺旺旗下的旺旺醫護人員奔赴前線,統一食品開始生產口罩,康師傅雖然沒有這些跨界行為,但紅燒牛肉面依然是大家的最愛。伊利、蒙牛、飛鶴捐贈是以億計算的,連破產中的輝山乳業都盡了最大的能力“奶是捐的,隨便喝;醫生是借的,還回來一個都不能少”,滿滿的感動。
百雀羚捐2億美妝產品,來守護醫護人員的美麗;香飄飄是這個深冬最溫暖的奶茶;東鵬特飲、華彬紅牛,今麥郎、洽洽、三只松鼠、六個核桃、貝因美、周黑鴨、中糧、億滋等等,這一刻無論什么行業,無論自己是難還是容易,大家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比我們快消人還需要幫助的人。
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快消人的使命——讓消費者更幸福的生活,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讓我們為過去艱難的一年脫帽,讓我們向自己致敬——我們活下來了,未來,我們會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