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梳理茶飲業過去25年的品牌發展歷程,可以發現一個規律:
茶飲業每10年被重做一次,每5年出現一個拐點。
今天是2020年的最后一天。站在新的起點,茶飲業下一個5年的機會點在哪里?
01
茶飲業每10年被重做一次
?
先看這張圖:
?
梳理了一些品牌發現,過去25年,茶飲業有一個規律性的發展:每10年會出現一個大的轉折,每5年都會有新的分化創新。
1、1995年~2005年,最大特征是產品誕生
1987年,春水堂發明珍珠奶茶。90年代初,珍珠奶茶開始登陸珠三角、上海等沿海地區,2塊錢/杯、3塊錢/杯,在報刊亭、雜貨店、休閑餐廳、咖啡廳等地方都能買到。
?
春水堂發明了珍珠奶茶
雖然高峰時期,諸如地下鐵等品牌也做到2000多家店,但市場總體是以產品的形式被認知的,這些品牌本質上不算是品牌,只是產品的提供方,對加盟、運營等管理環節比較薄弱。
2、2006年~2015年,開啟了品牌的爆發
快樂檸檬2006年在上海創立、CoCo都可在2007年進入大陸開店。快樂檸檬的前身是仙蹤林,CoCo已在臺灣開店多年,他們都擁有運營連鎖體系的經驗,從視覺識別體系、產品體系、品牌宣傳體系、運營管理體系,做得都比較完整的。
?
快樂檸檬的前身仙蹤林
他們也吃到了商業地產的紅利,開始進入商場開店,給顧客留下更好的印象,開啟了真正做品牌的階段。
3、2016年~2020年,新茶飲全面到來
喜茶雖然是2012年成立的,但其模式受到驗證是在2015年,也是在2016年,喜茶和奈雪先后拿到融資,獲得資本的認可。
?
頭部品牌獲得資本的認可,圖片來自網絡
這背后主要的源于消費升級刺激下的市場升級。90后成為消費主力、在市場有話語權,希望有更好的品質、更好的場景、更好的產品。
基于此,新茶飲的時代到來。
消費品行業的規律就是每隔10年重做一次,因為顧客換了一代人,新一代的口味、喜好、成長背景都是不一樣的。這個規律也在茶飲業得到了驗證。
02
茶飲業每5年出現一個拐點
而從品牌的梳理中也可以發現:在這10年間,總會在中間階段出現一次市場的分化。
第一次分化,在2000年前后
當時,內地飲品市場剛剛經歷過普及、泛化,專門的奶茶店開始出現,市場上涌現了一批玩家,開始了創新探索。
2003年創立的街客、2004年創立的地下鐵都是這個時間的代表品牌。
?
專門的奶茶店開始出現,圖片來自網絡
行業出現也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
一方面在上海、廣州等城市,專門奶茶店和零散無序的攤販車同在,另一方面,奶茶迅速向二三線城市和縣城小鎮發展。
奶茶也呈現兩種形態,一是具有表演性質的現搖現調奶茶,一是原料相對簡單的砂糖加水果味調制奶茶。
第2次分化,在2010年前后
2008年,“不含奶”、“奶精”、“橡膠珍珠”、“添加劑”、“化學原料”等詞充斥報紙版面,奶茶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和信任危機。加之金融危機的到來,使得許多品牌遇到危機,市場逐漸蕭瑟。
在這一階段,貢茶將手搖茶作為主要產品,還創新地將咖啡奶泡的技藝應用在奶茶中,推出奶蓋茶。1點點也在2010年進入上海開店,推出現泡鮮煮茶,逐漸受到歡迎。
?
1點點奶茶,圖片來自網絡
同樣地,在這之后的5年間,市場誕生出大批品牌。但當市面上都在賣珍珠奶茶時,開始有品牌做差異化創新,比如出現港式奶茶、阿姨系奶茶等差異化細分品類。
以港式奶茶為例,高峰時期市場出現幾十個品牌,開出10000多家店。
而2020年,茶飲業又來到一個10年中的轉折點,分化會繼續進行嗎?
03
同質化是轉折的開始,機會將伴隨分化進行
茶飲行業的目前現狀也在呈現2個明顯的特征:渠道下沉、同質化明顯。
渠道下沉
這一年,三四線下沉市場跑出很多超級體量的品牌。蜜雪冰城破萬家,書亦燒仙草、益禾堂、古茗、甜啦啦等,都在大規模發展。
?
破萬家的蜜雪冰城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
在第一個產品誕生的時代,過千家的品牌極少,多數停留在百家店規模;
在第二個品牌迭出的時代,千店級品牌多了起來,但品牌的規模還沒有足夠大;
如今多個品牌都在向萬店沖刺,這是市場發展帶來的想象空間。
同質化
經過5年的發展,茶飲品牌基本把水果都做了一遍,家家都賣楊枝甘露、多肉葡萄,產品同質化明顯。
?
產品形態、門店模型逐漸穩定下來
行業做產品創新、制造熱點的動作也在減少,產品形態、門店模型逐漸穩定下來。
類比2000年、2010年的市場變化,可以預測:未來5年,新品牌出頭的機會已經不太多了了,而市場會逐步走向分化。
市場分化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燒仙草、楊枝甘露等品類細分的信號已經足夠明顯,并分化出新的代表性品牌。
但其本質上是分化,不是進化,是基于現有的新茶飲形態進行的。
分化面臨的考驗是品類是否足夠大。品類夠大就可以跑出很多品牌或者做出一家大品牌,如果不夠大,跑過一段時間后,就會慢慢萎縮。
一旦品類走向衰落,很難靠一個品牌的力量去改變。港式奶茶、阿姨奶茶在市場已經式微,品牌都在基于市場的需求向臺式奶茶、新茶飲轉化。
03
未來5年,飲品機會點在哪里?
消費者在不同年代都要喝水,但喝什么樣的水卻大有不同。
在每一個10年,上半場都是創新,通過重新定義游戲規則,讓前一個階段的優勢不復存在。就像CoCo、快樂檸檬的出現,并不是沿襲的街客時期的玩法;喜茶的出現,也并不是CoCo、1點點的玩法,這是進化。
?
如果把每個時代比作一場戰役,那么每個時代越往前走,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比如:
1、產品升級
?
不論是從粉末到純奶,還是從果粉到水果,每一次節點都發生在食安危機之后,進行的是產品升級。
2、品牌迭代
每一個受歡迎的品牌,都是抓住了當時年輕人的品牌。
2004年創立的地下鐵,品牌LOGO就是香港地鐵LOGO,每個店的名字就是香港的一個地鐵站名,比如“尖沙咀站”,店面以黑色為主色調,包裝得很像一截地鐵車廂,俘獲的是彼時年輕人的喜好。
?
地下鐵“尖沙咀站”門店
而如今,不斷地跨界聯名、推新品,雖然方式不同,但采取創新的玩法、擴大宣傳、占領年輕人心智,打造出品牌影響力的玩法都是相似的。
3、管理精進
從基本沒有管理的粗放經營,到逐漸規范的加盟管理,再到現在追求精細化運營、內部組織提升力,每一次的市場迭代,也都離不開企業內部的精進與提升。
04
結語
每個品牌,都是時代的品牌。
數字化、零售、產品創新、體驗升級……行業的每一次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會。
但無論到何時,一個品牌永恒的使命是穿越周期。
肯德基、星巴克、麥當勞、可口可樂,多年來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永遠努力去抓最年輕的那批人。
不能穿越周期,就得留在自己的時代。留在自己時代的品牌已經太多了。
那么,接下來的5年,茶飲業會如何變化呢?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