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錯刀在書中寫到一句話:“在這種無盡黑暗中,只有爆品才能綻放一朵煙花,被更多的用戶看到。幾朵小煙火都不行,都會很快被黑暗吞噬?!?/span>
是的,在當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要想成功,必須要做出爆品,有引爆市場的產(chǎn)品和策略。
這是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點評金錯刀《爆品戰(zhàn)略》一書所寫的一句話。
不可否認,“爆品”已經(jīng)成為營銷人常掛在嘴邊的概念。
無論是傳統(tǒng)品牌還是新消費品牌,每個品牌在化繁為簡,單點聚焦打造“爆品”。品牌擁有一款超級單品有多香?
自嗨鍋,2020 年上半年,銷售業(yè)績增長達到 6 億元。
安慕希,2019年銷售額成功邁過了200億,成為中國乳業(yè)第一個破200億的子品牌。
紅牛,2019年銷45億罐,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約223億元。
王老吉,2019年營收102.97億元。
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單品打江山,多品坐江山,超級單品往往能夠承擔一個企業(yè)的大部分銷量。
我們常見的超級單品都有哪些特點, 品牌又該如何打造超級單品?今天我們來解讀一下超級單品背后的產(chǎn)品秘密。
01
超級單品的底層邏輯
“八零八零原則”+“二八定律”
說到底,“超級單品”也是我們所說的“明星產(chǎn)品”、“拳頭產(chǎn)品”。
為什么我們要打造超級單品?
在產(chǎn)品為王的時代,高利潤、高銷量的超級單品即超級內(nèi)容,超級單品可以成就超級品牌。
正如中街1946的創(chuàng)始人林盛所言,“不要總想用所有產(chǎn)品去滿足所有人,把滿漢全席做好是應當?shù)?,但是把白菜做好吃是有能力的。?/span>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沙縣在中國沙縣小吃門店擁有超8.8萬家,年營業(yè)額超500億元。這家單品小店,固然不能讓我們吃上滿漢全席,但卻足以解決多數(shù)人的一日三餐。
我們同樣可以用小米打造爆品方法論,來解釋超級單品的邏輯。小米生態(tài)鏈的COO呂昊軒曾分享,一個產(chǎn)品研發(fā)必須遵循八零八零原則。
八零八零原則分為兩個80%。
第一個“80”,是指要滿足80%的人,就是遠離小眾市場或者小眾群體,而是要把目光投向大市場;
第二個“80”,就是把80%的人再深一層挖掘,產(chǎn)品功能也要符合多數(shù)人的需求。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一瓶高效補充能量運動飲料,一份容易飽腹又減肥的代餐食品.......這些無疑都是大眾需要的消費品。
相反,前段時間售價13萬的蒂芙尼珠寶麻將,就不符合八零八零原則。
?
顯而易見,超級單品的打法,跟小眾產(chǎn)品、奢侈品等是完全不同。
“八零八零原則”核心就是四個字——少即是多。
作為大單品,必須擁有足夠大的用戶源點市場,具備大眾化的潛質(zhì),做80%人想要的產(chǎn)品,然后滿足這部分人80%的需求。
理解了小米的八零八零原則之后,我們再來談談超級單品的二八原則。
20%的爆款或者暢銷品可以創(chuàng)造80%銷售額,當企業(yè)把某個大單品做到極致之后,避免把過多營銷成本和時間精力投入到其它領域,進而提高企業(yè)的效率。
那么,超級大單品都有哪些基因?
研究了三頓半、自嗨鍋、王飽飽等超級品牌之后,我總結(jié)出三點:開創(chuàng)品類、塑造特性、設計附加價值。
前無古人:
超級單品創(chuàng)造全新品類
很多超級單品最鮮明的一個特征,就是發(fā)掘市場的空白和機會點,培育出前所未有的新品類,建立起自己的產(chǎn)品壁壘。
基于此,再通過持續(xù)不斷的市場教育,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新品類代名詞,把超級單品和品類直接劃上等號形成強關聯(lián)。
以最早的王老吉為例,開創(chuàng)了預防上火的清涼飲料品類,顛覆消費者對于涼茶只能“現(xiàn)熬現(xiàn)賣”的傳統(tǒng),也改變“涼茶=保健食品”的既有認知,成功封殺品類建立超級品牌。
?
又比如光明,率先推出常溫酸奶品類莫斯利安,解決酸奶限制在低溫儲存的痛點,這也是酸奶品類的一次巨大創(chuàng)新。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光明乳業(yè)營收首次突破雙百億目標,莫斯利安可以說功不可沒,憑一己之力占比光明乳業(yè)營收的三成比例。
透過這些例子不難看出,高需求品類有兩個特征:
一是早已存在消費者固有的認知中,在產(chǎn)品誕生之前就存在,并非憑空創(chuàng)造的;
二是反映多數(shù)人對于事物的集體共識,不是一個人一廂情愿的“臆想”。
不過,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消費趨勢的變化,也會帶動品類需求的變化。因此企業(yè)要做創(chuàng)新品類,也要積極擁抱消費趨勢。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自嗨鍋,創(chuàng)造了自熱火鍋的品類。
自嗨鍋就是洞察“單身經(jīng)濟“、“懶宅經(jīng)濟”趨勢下的速食需求,推出“一人食”的自熱火鍋,讓年輕人不用外出、不必點外賣,也能以輕松、高效的方式,吃上有溫度的美食火鍋。
總而言之,欲建爆品,先建品類。
品類的機會,永遠是超級單品的機會。
02
圖片人有我優(yōu):
超級單品在已有品類塑造特性
誠然,品牌并非總能開啟品類孵化的新賽道,封殺品類。
對于后進者而言,趕不上做品類創(chuàng)新者,只能做品類的改造者和優(yōu)化者。
塑造品類特性的打法是什么?
譬如說,同樣針對“奶茶品類”,當你不是奶茶界的老大,不是先發(fā)的時候,你怎么把產(chǎn)品做出差異化?
這時候你也可以做“水果奶茶”、“芝士奶茶”或者“蛋糕奶茶”.......
就像臺灣品牌麥吉Machi machi奶茶,麥吉把奶酪和奶茶兩個獨立品類融合,研究出“奶酪+奶茶”的吃法,也就有了“奶酪奶茶”新品類,與普通奶茶品類建立區(qū)隔。
據(jù)說這款奶茶在麥吉杭州的門店,單品的點單率占到50%,堪稱是流量擔當?shù)膯纹贰?/span>
?
這款爆品有什么特別之處?
奶酪奶茶是先把奶酪加入到奶茶里,經(jīng)過4-6小時凝固后,再加入奶茶融合。
在普通奶茶的基礎上,麥吉為奶酪奶茶增加了層次豐富的奶酪味,也讓奶茶因為分層變得好看。
?
再舉個例子。安慕希發(fā)掘夏日食用冰品的新藍海推出冰凍套裝,喊出了“酸奶凍著吃”的創(chuàng)新吃法,成功占據(jù)“冰凍酸奶”這一特性。
還有爆款元氣森林,“氣泡水”事實上并非創(chuàng)新品類,但元氣森林打出了“零糖、零脂、零卡”的氣泡水概念,構(gòu)建“喝不胖的氣泡水”的差異化特色,為品牌進一步放大氣泡水品類的優(yōu)勢。
比起純碳酸飲料的可口可樂,元氣森林滿足年輕一代消費者“魚與熊掌兼得”的需要:既能體驗喝碳酸飲料的爽感,又能打消人們對于熱量的顧慮。
?
這些品牌就是在既有的品類當中,從產(chǎn)品構(gòu)成、產(chǎn)品形態(tài)、產(chǎn)品口感等,進行“微創(chuàng)新”,給品類做加法或做減法,也能夠?qū)崿F(xiàn)彎道超車。
超級單品并非都是在品類創(chuàng)新領域“人無我有”,有時也會退而求其次,通過“人有我優(yōu)”封殺品類的某一具體特性。
03
設計價值:
超級單品擁有情感附加價值
我們在討論超級單品的時候,不能只局限于它的品類或者特性,還要關注到超級單品的附加價值。
我們知道,商品價格=品牌價值+產(chǎn)品價值。
產(chǎn)品價值是產(chǎn)品對于用戶的物理價值,比如:功能、容量、重量等;
品牌價值是產(chǎn)品之于用戶的心理價值感知,比如,體驗、情感、格調(diào)、文化和顏值等。
所以說,當一件商品有了附加價值之后,也就被賦予更大的溢價空間,讓品牌價值得以飆升,用戶也更容易為這樣的產(chǎn)品買單。
就像說到麥片,我們很自然想到速溶麥片飲品、谷物脆片或者燕麥棒。
王飽飽就憑借“高顏值代餐谷物”的定位,重新定義麥片,以膳食纖維的燕麥為主料,搭配高顏值、多品種的水果。
這既保證產(chǎn)品的顏值和口感,也滿足女性的好吃和好看的雙重需求,為產(chǎn)品增加更多“高顏值”的延伸意義,與桂格、西麥等麥片品牌形成差異化。
?
再看奈雪,草莓系列單品是奈雪的長期霸屏銷量榜。2016年12月,霸氣芝士草莓成為奈雪銷量TOP1飲品。
?
奈雪獨創(chuàng)的霸氣芝士草莓,同樣符合我們所說的“價值產(chǎn)品”特點,擁有“好看”、“格調(diào)”,提供拍照、分享的附加價值。
04
品牌如何打造超級單品?
說了這么多,品牌到底如何打造超級單品,在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
我認為核心做好三件事:痛點、剛需和高頻。
就像王飽飽的例子,代餐是剛需,怕長胖也是痛點,吃代餐同樣還是比較高頻次的日常習慣,所以說王飽飽一次性解決了80%用戶“痛點、剛需、高頻”的問題。
?
有的產(chǎn)品之所以不能打磨成超級單品,總結(jié)起來就是12個字:
痛點不痛,剛需不剛,高頻不高。
首先,洞察弱點找痛點,切實滿足消費者的剛需。
產(chǎn)品是一門洞悉人性的藝術(shù),沒有切中用戶痛點的產(chǎn)品都是偽需求。而痛點的挖掘,具體可以從人性的弱點入手。
營銷環(huán)境無論怎么變化,人性的弱點是恒久不變。
比如:懶惰、貪婪、饕餮、傲慢、暴怒和妒忌。
就拿“貪婪”來說,包含貪睡、貪吃等,想減肥卻非常懶不想運動,想吃甜的不敢吃也是痛點,所以元氣森林推出0糖0卡0的氣泡水。
再看“懶惰”,從喝咖啡這個事情來看,三頓半就是抓住人性“懶惰”的弱點,設計出“精品速溶咖啡”,滿足大家3秒喝到精品咖啡,解決想喝現(xiàn)磨咖啡又懶得研磨濾泡的麻煩。
?
其次,品牌要注重從高頻的使用場景入手。
超級單品的使用場景設計,往往是建立在母體文化的背景之上。
所謂的“文化母體”,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日常生活文化,就像約定俗成的觀念、習慣、文化習俗等,也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不需要重新教育市場的。
比如說一下這些情景:
有的人早上會沖泡一碗麥片充饑,“吃早餐”就是文化母體;
辦公族午后泡上一杯掛耳咖啡,“喝下午茶”就是文化母體;
飯后嚼一顆口香糖清新口氣,“飯后刷牙”就是文化母體。
類似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勝牧舉。
低頻的場景發(fā)生率低,觸發(fā)消費者購買欲是有限的。
但,基于高頻的需求場景設計的超級單品,就能在多元化場景中得到應用,引導/培養(yǎng)用戶的消費習慣,這樣的產(chǎn)品教育成本也會更低。
05
結(jié) 語
總之,超級單品之所謂成為超級單品,是因為多數(shù)品牌順應80%用戶需求創(chuàng)造,而不是品牌生造需求無中生有,這也是促成超級單品規(guī)?;牡讓舆壿?。
想要打造超級單品,未來的王飽飽們、三頓半們,核心就是要設計“剛需-高頻”的應用場景,再加上長期的廣告投放和市場教育,相信最終也會反哺品牌的市場成績。
本文參考資料:
1、群象島,《呂昊軒:小米打造爆品的9大秘密武器 | 新匠人2018河南峰會演講實錄》,2018-07
2、TopMarketing ,《分析了元氣森林、三頓半等網(wǎng)紅品牌?我讀懂了事物流行背后的規(guī)律》,2020-09
3、每天充點電 ,《文化母體——產(chǎn)品推銷之邏輯所在》, 2019-10-09
4、江南春,《搶占心智》,2018年9月
5、金錯刀,《爆品戰(zhàn)略》,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