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最近關注的一個口服美容保健品品牌「UNOMI」,瞄準一二線城市25-35歲的新銳白領和精致媽媽,從定制化口服保健品切入,并重新定義了一個新的賽道,即以營養美學的方式去重塑保健品形象,向消費者傳達肌膚健康的內服重要性,成為護膚的“最后一步”。
UNOMI于今年10月上線,上線第一個月銷售額為20萬元,主打平價市場,產品單價在60-220元左右,平均客單價為200-300元,累計2萬多注冊用戶,30天內平均復購率為15%。
?
UNOMI 產品圖
創始人兼CEO許遠恒告訴36氪,保健品市場有兩個痛點,第一是藥物屬性,這個屬性會勸退很多消費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保健品會做成糖果形式,但這樣會減弱保健品的功效,因此就會引發第二個痛點——復購難。為解決第一個痛點,UNOMI瞄準保健品存量市場,即已被市場教育的人群,從“白瘦美”的市場需求切入,放棄零食糖果定位而去貼近護膚品屬性。為解決復購難的痛點,UNOMI搭建了以定制服務為主的私域布局。
許遠恒告訴36氪,從定制切入保健品對品牌有幾種優勢:1)采用日包裝形式,省掉用戶決策時間,便攜包裝拓展滿足出差、旅行等多場景需求;2)包裝上印有消費者姓名,拉近與用戶的距離,達到私人定制的體驗感,弱化對保健品的陌生感,有助于初步建立品牌形象;3)通過定制化,沉淀用戶的生活習慣、肌膚狀況等數據,并根據用戶的數據對產品及時調整。
UNOMI團隊認為保健品的長期復購屬性與私域相匹配,并以小程序為核心給出落地方案,與日本東京大學的教授合作,利用AI大數據推出AI皮膚掃描和問卷檢測,用戶在小程序掃描肌膚狀況并填寫測試,即可得出20日/周期的定制專屬營養包推薦。此外,客服還會給予用戶一對一咨詢服務,社群內有不定期福利發放,用戶也可通過社群平臺交流護膚與保健心得。
許遠恒認為,UNOMI的核心壁壘在于數據運用,團隊已獨立研發出能追溯用戶消費行為的全鏈路系統,通過后臺可觀測到優質流量節點,根據數據找到傳播較深、較廣的產品,同時根據鏈路系統檢測出點擊頻次較高的單品,打爆為明星單品。小程序渠道已基本跑通,明年年初會上線天貓,站內配合直播和運營打法,將模式跑通后再逐步開拓其他平臺,公域引進的用戶會引流到小程序,繼續做私域運營。
?
UNOMI 產品圖
在中國消費者的認知中,日本保健品的占有率很高,再加上UNOMI 聯合創始人在日本有供應鏈的積累和資源,所以目前供應鏈團隊在日本,后期隨著市場的打開,會逐步將其向國內傾斜。在產品布局上,目前共有11款針對女性肌膚健康的SKU,未來會繼續瞄準女性用戶,拓展送禮、家庭、其他保健等需求和場景。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許遠恒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碩士,電子科技大學金融學&電子信息雙學位;聯合創始人兼COO鄭雁斌曾任美國Exelon分析師、Knight Frank 商業咨詢師;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營養師王曦潤為ISF國際注冊營養師,負責公司供應鏈業務;新進合伙人楊卓然兼CGO曾任Deloitte商業分析師。
據悉,UNOMI在今年8月底已完成種子輪融資,投資方為華蓋資本某LP,目前天使輪融資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