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族小伙丁真一夜爆紅,不僅四川和西藏發起“搶人大戰”,全國各地都燃起了宣傳家鄉美食的勝負欲。
先是武漢人把“丁真膚色跟熱干面挺像的”送上熱搜,接著是同色系的江西炒粉、宜賓燃面表示不服,最后,連丁真的小馬珍珠也被廣西人蹭了熱度,“看這馬鞍配飾,顏色多像螺螄粉”。
點進丁真的話題前,誰也沒想到自己是餓著退出來的。
對于又宅又窮的年輕人來說,想要足不出戶地品嘗各地風味,速食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比不上當地小店的美味,但只需要簡單的沖、泡、煮……廚房小白也能輕松饞哭隔壁小孩。
中國人最愛什么速食品?為什么年輕人對速食愛得深沉?除了方便面加腸,速食還能玩出哪些新花樣?
01
比泡面更香的速食,是它
大家愛囤速食,是因為它方便,拆袋即食,或者僅需簡單沖煮。在大部分人心中,速食實在和美味沒什么關系。
但事實上,速食的種類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吃了。
我們統計了知乎上“有哪些適合獨居囤貨的速食”“除了方便面外,有哪些速食值得推薦?”等問題的回答和豆瓣“速食食品愛好者聯盟小組”的討論帖,整理出上千位網友推薦的速食清單。
到底是什么速食,讓人大呼“相見恨晚”?
?
不出意外,提名次數最多的前三位速食,分別是螺螄粉、自熱火鍋和紅油面皮。這三強選手在近期也頻繁在各大電商的直播間出現,可見它們有多火了。
排名第一的螺螄粉,評價兩極分化,聞者“臭到報警”,吃者“香到舔盤”。多數人在推薦的同時也附上友情提示——吃之前需要征得室友/家人的同意。對于忠實愛好者來說,辣、爽、鮮、酸、燙是螺螄粉的美味密碼:
螺螄粉最讓人欲罷不能的是它醇厚的酸鮮味, 辣味和酸味都十分厚重,我經常在螺螄粉里放個炸蛋,蛋餅焦脆的外衣吸滿螺螄粉湯汁,一口咬下去,確認是整碗當之無愧的靈魂配料。
除了螺螄粉,紅油面皮也是風靡全網,讓人欲罷不能的存在:
紅油的辣爽,芝麻的香氣再加上面皮的勁道,小小一份,宵夜必選款。如果當正餐的話,我這個平平無奇的(大胃王)女孩,一份吃不夠兩份有點多,每次都會糾結到底應該煮幾包。
酸辣粉、拉面、火雞面等各類粉面速食豐富了方便面品種的同時,凍干粥的出現也打破了八寶粥壟斷即食粥的格局。比如,海福盛凍干粥被稱為“甜粥吃不飽星人”的福音:
他家的粥都是凍干處理的,就是基本熬好的粥,真空冷凍干燥,味道顏色基本都保持原色,吃的時候水一泡就好了。都是肉粥、海鮮粥,蔬菜粥,完美解決“喝甜粥吃不飽”的困境。
在網友推薦的速食清單中,地方特產是一股誘人的清流。例如,螺螄粉作為柳州特產,憑借獨特的口味成為新一屆速食頂流,也為碳水愛好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全中國的粉面特產,都可以做成速食品。
?
光說米粉、拌面這兩個品類,你的內心或許毫無波瀾,但如果把它們加上地域,變成具體的名字,誰能忍住想打開某橙色軟件的欲望?
成都甜水面、重慶酸辣粉、南昌拌粉、新疆炒米粉、長沙豬油拌粉、武漢熱干面、東北烤冷面、綿陽米粉、甘肅流汁寬粉、陜西牛筋面、上海蔥油拌面、貴州花溪牛肉粉……這些速食粉面,被網友譽為“好吃到想把碗舔干凈”的存在。
不愛嗦粉吃面也無妨,廣州流沙包、河南胡辣湯同樣上榜。對于在大城市奮斗的年輕人而言,這些方便速食也是一解鄉愁的良方。
02
國民CP:方便面配火腿腸
網紅速食的新生力量勢不可擋,但論綜合實力,方便面還是速食界的老大哥。綠皮車時代,方便面是中國人坐火車的標配,幾十年過去,它依然陪伴著無數人的漫漫旅途。
要說人們吃速食的理由,無非是窮、懶、趕。因此,價格低廉、制作方便、能快速填飽肚子的方便面仍然是首選。
粉面類網紅速食品雖香,但可能并不符合人們對速食的原始期待。拿最火的螺螄粉來說,一包螺螄粉售價在 10 元左右,和 2.5 元一包、3.5 元一桶的方便面相比,價格還是偏高。
而要吃上螺螄粉,需要先花 8 - 10 分鐘煮熟米粉,再重新取一鍋冷水,混合料包與米粉至煮沸,和只需要泡三分鐘熱水的方便面相比,速度上也輸了。
因此,這些網紅速食更符合速食高端化的走向,適合想要在家美餐一頓的年輕人。出于生存而不是生活選擇速食的人,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里,支撐起了傳統方便面的銷量。
?
根據美團外賣數據,外賣熱銷的速食品中,58% 是方便面,27% 是“泡面搭檔”火腿腸。和必須提前囤貨的網紅速食相比,隨處可見的方便面顯得更加親民。
而說到方便面,就不能繞開火腿腸。
“不加腸的泡面沒有靈魂”,飲食界的拉郎亂配層出不窮,大多以黑暗料理慘淡收場,只有這對國民 CP 始終屹立不倒。
數據顯示,中國各省份在美團下單的速食銷量 TOP 3 中,接近六成的省份都是泡面加腸的組合,如果進一步看 TOP 5,包含這個組合的比例可以上升到近八成。
?
在中國,美團速食銷量最高的省份是江蘇、浙江和廣東。前兩個地區的熱銷速食單品也都被泡面加腸壟斷。
從全國銷量來看,香辣牛肉面、紅燒牛肉面和老壇酸菜牛肉面最受歡迎。除此之外,韓國火雞面作為初代速食網紅,也已經充分打入中國市場,在超過一半的省份中占據速食三強席位。
各省愛吃的速食產品,還體現出一定的地域特征。重口味的川渝云貴地區,泡椒牛肉面出現頻率最高,喜甜食的江浙、廣東一帶,方便面口味則比較清淡,紅燒牛肉面是首選。
在產品選擇上,人們也有一定的家鄉情結。河南人首選豫竹方便面,四川人最愛吃的香腸,則是川渝限定的美好牌火腿腸。
03
社畜對速食的愛,從早到晚
從地域上看,“包郵區”人民最愛速食,而從年齡上看,離不開速食的毫無疑問當屬年輕人。
根據美團外賣數據,18 - 34 歲的年輕人速食下單量最高,占比 83%,其次是 35 - 59 歲的中年人,占比 15%。
不同年齡段的熱銷速食中,老壇酸菜牛肉面老少咸宜,而隨著年齡增長,桂圓蓮子八寶粥的銷量逐漸提升,在 60 歲以上人群中排行第一。
?
許多人好奇,人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覺得自己變老了?放到速食的語境下,答案可以很簡單——當手里的麻辣方便面變成八寶粥的那一刻。
雖然八寶粥在本質上也是碳水,但是有了桂圓、蓮子等“八寶”的名號,聽上去就比方便面養生多了。
作為速食消費的主力軍,吃速食的年輕人以社畜居多。數據顯示,在美團下單的速食,有 71.8% 送到了辦公區。
對于“996”奮斗的社畜們來說,速食是省時又省錢的第一選擇。不是每個單位都有食堂,也不是每個食堂都能全天候供餐,當加班成為日常,手邊的速食就是唯一的心靈慰藉。
畢竟,餓暈了也不能報工傷,工作再忙,宵夜也要安排上。
?
此外,還有 25.1% 的訂單送到了住宅區。隨著天氣轉冷,人們出門覓食的勇氣直線下降,方圓 10 公里的外賣早就吃膩了,想嘗一頓火鍋,等位軟件顯示前方排隊兩百號。最佳的方案,還是在家下鍋方便面,加根腸再窩倆雞蛋。
晚餐和宵夜是速食高峰,從速食下單量分布時間來看,早上 9 點后速食的下單占比逐漸攀升,到晚上 21 點達到高峰。即使是在 21 點之后,到凌晨 6 點,還有不少人下單。
?
這屆年輕人對速食的愛,不分日夜。為什么他們都離不開速食?
很可能是出于無奈,速食成為了他們三餐的最優解。當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要么沒時間做飯,要么根本不會做飯。平時可以點外賣、下館子,一碰上疫情被困家里,速食就成了解決溫飽的“人類之光”。
疫情過后,除了買口罩,囤速食也給孤獨的社畜提供了“以備不時之需”的安全感。
不過,速食的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雖然方便、美味又抗餓,但畢竟難以做到營養均衡,一些重口味的速食油鹽含量也很高,常常被父母視為垃圾食品。為了健康著想,速食還是更適合拿來應急。
如果只是單純嘴饞了,下次煮螺螄粉和方便面的時候,可以試著加點新鮮蔬菜和雞蛋,醬料包只放一半就好,既收獲快樂,又不失健康。這一回,就算拍下來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也不用擔心被爸媽踢出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