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速食界燃起的新星,無疑就是「自嗨鍋」了。
就在不久前,10月28日,自嗨鍋宣布完成逾50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
作為新晉網紅代表,「自嗨鍋」成立不到3年,便迅速爆紅,連續三年登頂天貓自熱食品排行榜首,并影響了半個娛樂圈。
「自嗨鍋」之所以會如此爆紅,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01
一人食市場崛起
「自嗨鍋」應運而生
不可否認,隨著一人食市場崛起,單身人群里蘊藏著龐大的經濟藍海。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過去一個人外出就餐,往往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尷尬,點少了不好意思,點多了又怕吃不掉,而現在,“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正演變成一種普遍趨勢。
其中,方便食品市場就成了最為受益的產業。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方便食品市場規模突破4500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812億元。
而隨著自熱食品的走紅,可以說是傳統方便食品(如泡面、酸辣粉等)的升級版,這一細分市場更成了方便食品行業中不可忽視的市場商機。
?
因此,「自嗨鍋」的整體策略就是圍繞“一人食”發展。一個人的時刻,比如加班、宵夜、戶外等,都是自嗨鍋能覆蓋的“吃”的時刻,滿足了年輕人在速食和口味上的雙重需求。
2018年,自嗨鍋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24小時就達到“單品銷量全網第一”的成績;2019年整體營業額破5億,實現500%增長。
與此同時,在今年618期間,自嗨鍋線上全渠道銷售額突破1億元,其中,天貓旗艦店銷量同比增長10倍,京東超市銷量同比增長9倍。
回顧「自嗨鍋」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自其上市之初到如今,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的階段。這背后,與它強大的的品牌力、渠道力和產品力是分不開的。
02
全方位觸達年輕群體
打響品牌影響力
在品牌營銷上,自嗨鍋的策略是通過大量明星試吃為品牌背書,營造出“半個娛樂圈都在吃”的氛圍,一方面讓消費者知道自熱食品這個品類,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8年,自嗨鍋在上市不久,就邀請林更新直播帶貨,隨后又簽約為品牌代言人。側面來看,自嗨鍋之所以選擇林更新作為首位帶貨的明星,與他的個人形象十分相關,直男、宅、愛打游戲。
除此之外,還邀請謝娜、華晨宇、那英、張一山等藝人進行產品安利,并在第一時間將流量轉化為銷量,上線明星同款產品,借助明星影響力吸引消費者購買。
同時又在頗受年輕人喜愛的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中進行廣告植入,比如《高能少年團》、新版《流星花園》等等,直至2019年上半年,自嗨鍋光贊助的電視劇就達到6部,充分強化品牌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心智。
?
在廣投廣告的同時,自嗨鍋還通過營銷傳播,進一步將話題擴散,譬如“來自太空的鍋”、“人到中年不得已,火鍋底料泡枸杞”等句子,配上二哈這個“形象代言人”,無疑更貼近消費者的精神需求。
總而言之,只要能觸及到年輕人,自嗨鍋就想方設法讓年輕人觸及到。自嗨鍋通過場景化內容賦予產品以“靈魂”,也恰恰迎合了年輕人追求個性的消費方式,迅速贏得年輕人的市場。
03
線上線下融合
發揮新零售渠道力量
作為新晉自熱食品品牌,除了營銷投放,渠道建設也十分重要。自嗨鍋起初發展于線上,這也是由于目標人群定位和產品屬性所決定的。
畢竟,電商平臺除了是商家的主戰場,也是年輕消費群體的主戰場。而自嗨鍋所具有的自熱食品屬性,也和人們線上購物所追求的便捷性相統一,因此必須重視線上零售。
?
與此同時,自嗨鍋也開始進行線下布局。一方面,利用已有的商超便利店,建立傳統線下渠道,另一方面,通過建立自有的線下體驗店,提供更多的消費體驗。
并且,針對不同的線下消費場景,例如網吧、棋牌室、宿舍等對方便食品需求較大的地方,自嗨鍋也通過種草裂變等方式進行觸達。
目前,自嗨鍋已打通了全國1000多家賣場門店,積累共400多名的代理商客戶。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的“同款同價”,既能整合轉化流量,又能讓消費者享受到同樣的優惠和服務。
因此,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自嗨鍋通過全渠道聯動,在多平臺將產品與消費者進行了更深入的接觸,從而實現1+1>2的效果,帶動了銷量的增長。
04
回歸構筑產品護城河
實現品牌長紅
對于產品的把控,自嗨鍋可以說是從內到外都是高標準、嚴要求。
為了迎合不同口味的消費者,自嗨鍋花費極大的功夫進行研發、挑選——
口味上有辣的、不辣的、酸辣的、番茄味的,也有各種口味的煲仔飯,比如菌菇牛肉、香菇滑雞、回鍋肉……,還會嘗試復刻各地美食,比如螺螄粉、熱干面、重慶小面、云南米線等等。
其次,在包裝材料上,為了保證食品營養和原汁原味不流失,自嗨鍋采用了FD宇航凍干技術,使產品在-68℃的低溫下加工,遇水還原95%的口感。
?
另外,為了讓消費者享受到最新鮮的美食,自嗨鍋還選用了鋁箔餐盒;通過獨特的產品設計、時尚的包裝、萌萌的二哈IP形象,來吸引大量的年輕消費者。
總而言之,自嗨鍋一直圍繞著產品力穩扎穩打。從A輪到C輪融資,市值5億美金,自嗨鍋能獲得資本市場如此高度的認可,正是源于其在產品研發上的不斷創新。
如今,自嗨鍋品牌已從自熱賽道拓展到更為廣闊的方便速食領域,擁有著火鍋、煲仔飯、便當、粉面等多品類矩陣,涵蓋自熱、沖泡、快煮、即食等中式餐飲的主要使用方式;
而隨著此輪融資資金的注入,產能和SKU也將進一步提升,這將助力自嗨鍋品牌在方便速食領域的持續進階。
產品謀四年,成就自嗨鍋今時今日的規模和地位。未來,自嗨鍋是否能一如既往專注于產品力的深耕,助力構建品牌的核心壁壘,帶來更多的驚喜體驗?讓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 Morketing:《成立不到3年,銷量破5億,自嗨鍋做對了什么?》
2.36氪:《網紅第一鍋」之后,自嗨鍋的長紅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