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麥當勞更名“金拱門”事件引發網絡熱議,后有明星注冊公司名稱帶來輿論嘩然。
這不,前幾天,蒙牛和可口可樂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再次引起了一波不小的討論。一方面是因為兩大知名品牌走到了一起實屬罕見,另一方面是因為品牌(產品)命名歷來是一個十分受關注的話題。
對于企業來說,品牌(產品)命名一直都是一門大學問。今天,我們就從蒙牛和可口可樂聯名新公司名稱事件,談談品牌(產品)命名蘊含的學問。
01
可口可樂&蒙牛聯姻
新品牌名“可牛了”引熱議
前有沈騰開公司,起名「那可是家大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上了熱搜,繼而掀起明星奇葩公司名被扒的浪潮,網友直嘆:起名鬼才!
而腦洞大開的公司起名居然還在繼續,兩個月后的最近,又有公司因為起名火了,這回是從娛樂圈到了實業——蒙牛和可口可樂合資成立新公司,起名“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
這件品牌聯姻的事兒很抓人眼球,可口可樂+蒙牛=可牛了,這么隨意的起名方式也是勾起了廣大網友們的興趣,引發了網友強烈的吐槽欲。
網友們在起名字的事情上,玩的熱火朝天。
?
對于這個名字,有網友提問:為啥不叫“可蒙了”?更有腦洞大開:“可口可樂加蒙牛是「可牛了」,加點純真就是「可真牛了」,再加點雪碧就是「可真牛逼了」,再加點王老吉就是「可真牛逼極了」,再來個安慕希「俺可真牛逼極了」?”
其實早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坊間就有傳聞,可口可樂和蒙牛將“聯姻”成立低溫奶公司,這在當時也是引起了不少網友對于公司名字的猜測,一時間CP名、情侶名、戶口本的名字都給安排好了。
就品牌戰略而言,“可牛了”比伊知牛更具有識別性更容易記憶,商品與客戶之間的感知力更有想象力。
其實,一個公司名(品牌名)引發如此大的熱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比如:麥當勞改名“金拱門”事件。麥當勞在中國的管理公司名字更名為“金拱門”,這一事件樂壞了網友和段子手,各種笑料與品牌借勢齊飛,一時間為麥當勞帶去了巨大的關注度,這算是一個自帶流量型的更名事件,雖然僅僅是運營管理公司的改名,但是大家就像看熱鬧一樣討論自己熟知的品牌,娛樂、趣味成為此次備受關注的關鍵點。
還有“嘀嘀”改名“滴滴”事件。滴滴早前叫“嘀嘀”,后者就是汽車發出的聲音,自然和打車業務相關,這次更名也變成了一次被迫,這一起商標案件也成為行業經典案例了。
品牌名是品牌戰略頂層設計的頭部,品牌名識別度不夠記憶力有阻礙,營銷成本就要燒掉很大一塊利潤,積累起來數字驚人,因此,品牌名價值可想而知。
02
好的品牌名
是企業成功的第一步
一個企業名稱或者一個品牌名稱之所以能夠引發如此大的傳播效應,那是因為品牌(產品)名作為企業的重要資產,是企業成功營銷的第一步。
在定位時代中,品牌要做的最重要的營銷決策,便是為品牌(產品)取個名字。
88%的企業因命名不慎,最終退出市場。長期而言,品牌就是名稱而已,因為產品獨特賣點或概念不見了,只剩下品牌名稱和競爭對手的品牌之間差異。
一個好命名也許不能為一件爛產品促銷,但一個爛命名卻肯定使一件好產品滯銷。美國著名的廣告專家艾爾·里斯和杰克·屈勞特認為:“名稱是把品牌吊在潛在顧客心智中產品階梯的掛鉤”。
一方面,品牌名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品牌聯想,影響著消費者接受和記憶,從而影響企業的信息傳遞,并對產品的銷售產生直接的影響。一個好的品牌名稱,能夠準確地傳達品牌主張和承諾,具有親和力,且能準確的向消費者傳達品牌的內涵,使品牌更加精致。
寶潔公司旗下的衛生棉品牌護舒寶,英文品牌名稱whisper意思是:低聲地說,私下說,悄悄話。中文翻譯成護舒寶,無論是發音,還是意義都很贊。
著名的積木品牌樂高(LEGO)則是丹麥語中leg got兩個單詞的組合,意為玩的好,好好玩!
另一方面,品牌名稱影響著消費者的好感和偏愛,從而影響企業的產品銷售。
BMW在中國翻譯為寶馬,所謂寶馬贈英雄,寓意深遠。而Benz汽車最早開始翻譯成笨死,香港則叫平治,說實話這名字都很奇怪。后來,在大陸翻譯成奔馳,貼切且逼格很高!
著名文具品牌萬寶龍(MontBlanc),英文意思為勃朗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MontBlanc在中文里被譯成萬寶龍,比較符合中國人求富貴的心態,而阿爾卑斯糖果是以山為名的品牌典范。事實證明,這些品牌在大眾心中的好感度均非常不錯。
好的品牌名,是企業成功的第一步。新穎、簡潔、獨特缺一不可,不但得暗示產品的功能,最好還能讓人產生聯想,也有助于企業營銷。
03
品牌命名的幾大原則
品牌命名是門大學問,你可以用一段文字來敘述產品好處,你也可以用一句極富創意的話語來濃縮產品的精華之處,但是,在短短的幾個字中,同樣有著一些微妙的個性特質和奧秘所在。
命名中,我認為應注意以下五大原則。
1. 記憶性原則
一個品牌的名字,就是品牌的起點——不管你有多少產品,也不管你有多少句廣告口號,最終落實到消費者心智中的,始終都是一個名字。
以前要打造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品牌,可能需要十年;而在今天,每個品牌都可能一夜爆紅,也可能瞬間就銷聲匿跡。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難以理解和記憶的名字,都無法適應這種快節奏。
因此,品牌命名的第一個原則就是突出辨識度,簡單好記易傳播。品牌命名如果不好說、不好念、拗口,消費者就很難記住。反之,悅耳、朗朗上口的名字,就很容易被記住,言簡意賅,一目了然。
眾多的企業為了顯出與其他品牌的差異,往往取一些很長的名字,結果適得其反,這種命名方式,極容易讓消費者產生混淆,也為企業本身帶來困擾。
而相反,簡單好記的名稱不僅識別成本低,傳播成本低,營銷成本也低。諸如“美的”、“999”、“聯想”、“格力”都是典型的范例,這些郎朗上口的命名,可以為企業省下大量的廣告費用。
2.個性原則
莎士比亞說:“玫瑰如果叫別的名字就不會那么芳香。”可見名稱會改變人們對產品個性特點看法。品牌命名必須根據產品差異化特點,告訴潛在消費者一個品牌定位,如海飛絲“去屑”洗發水、美的“抗菌”飲水機、櫻雪“滋潤”沐浴露。
但根據產品的特點命名,產品的特點不應該是所有產品的共性。如“純生”啤酒,有青島“純生”啤酒、珠江“純生”啤酒、百威“純生”啤酒,“純生”成了一個通用的名稱。產品共性無法讓你的品牌顯現出來,有時,它們反而成為一種負累。
同時名稱也要有自己個性特點,才不至于被市場淹沒。根據產品個性特點名稱可以從功效性(如舒膚佳香皂)、情感性(如美的電器、富豪汽車)兩方面考慮。
3. 市場營銷原則
社會繁榮如此,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好名字已經成為一種稀缺資源,對于品牌(產品)名字來講,我們要的不是在商標局注冊,而是要在顧客心智中注冊。所以,命名要考慮符合市場營銷,契合消費對象心理才能贏得市場。
例如,兒童產品要考慮兒童心理(大白兔、娃哈哈);老年保健品要考慮老人的心理(腦白金、黃金搭檔);化妝品的消費者主要是青年女性,所以商標名稱時髦仰拍(歐詩漫、泊萊雅)等等。
?
4. 意義性原則
這一原則可以有兩個層面的理解。
首先就是好的品牌名稱能夠有力地召喚品牌價值,包括品牌價值以及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商標名稱一般都比較簡短只能顯示商品某一方面的特點,這就要把握特征突出重點,以至于能夠直接或間接傳遞企業或產品的信息,如關于它的特點、性能以及使用它的效用。
一個品牌名稱對于消費者來說應該是熟悉的、有意義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和印象,能夠在品牌和產品、企業之間更好地建立聯系。
另一方面,意義性原則要求品牌在命名上能夠有寓意,有寓意是指名稱能包含較多的信息。
一個好的商標名稱,可以幫助品牌確認存在、確立形象。在產品日益趨向同質化的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就是品牌之間的競爭,醒目清晰的名字讓人過目不忘,獨特易記的名字讓人朗朗上口,精心設計一個好的商標,可以迅速擴大傳播范圍,提高商品知名度,對于商品的促銷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好的名稱對暗示品牌定位、標志特征,闡釋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命名中如包含歷史、地域及傳統文化因素,則會讓商標更有底蘊,好名字會講故事,而故事則成為品牌成功的制勝法寶之一。
5. 延展性原則
企業命名時還要考慮的一點,就是為未來品牌延伸多做準備,因為名字一旦確定,就是一個長期投資。
比如凌志在經過多年投資使用后,改名回來雷克薩斯,且不說新名字成本高了,更不理解其表達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前面因為凌志這個名字做的投入全都打水漂了,這些資產幾乎全都消失了。
國內很多企業在這一規則上,做得不夠“到位”,企業一旦擴展到新領域,消費者卻為此不“買賬”。比如“娃哈哈”、“999”、“太陽神”等都在這方面吃了大虧。品牌命名,就要考慮以后品牌延伸,不至于作繭自縛。如SONY是中性,不論放在什么電器上都較合適。
總之,產品起名對營銷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產品名字起的不好,那么就會讓營銷變得困難。
而好的品牌(產品)名稱一定是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后的成果,是符合消費者特征以及市場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