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2020年餐飲行業的關注熱點,植物肉毫無疑問占據著各大媒體頭版。別樣肉客(Beyond Meat)于美國時間9月8日宣布其全資子公司與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達成協議,將在開發區設計和發展全現代生產設施,在中國以“Beyond Meat”品牌生產植物牛肉、植物豬肉和植物雞肉等植物類產品。當整體市場不斷向下沉淀進擊消費終端時,中國消費者是否已準備好?
01
食品健康與安全的需求
正孕育著植物肉土壤
恩帛源于五月推出的《2020年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研究報告》顯示,隨著疫情的穩定,消費者選擇餐廳的動機也呈現出了穩定的趨勢。后疫情時期,健康和安全仍將是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首要考慮的因素。
02
與國內知名餐飲品牌合作
全渠道觸達消費者
恩帛源《2020年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研究報告》顯示,被訪者認知植物肉的比例接近80%,且獲取植物肉資訊的渠道多元豐富。國內新聞/公眾號以及親友推薦仍然是消費者獲取植物肉資訊最主要的方式。與此同時,通過直播,達人,店員指引,外賣平臺了解植物肉資訊的方式得到廣泛普及。
80%這一對于植物肉的高認知度離不開國內外植物肉廠商做出的各種嘗試,包括在西式快餐,中西式全服務餐廳,咖啡店茶飲,零售等各類餐飲渠道與頭部餐飲品牌聯合推出的植物肉菜品及植物肉食材。
03
植物肉在中國仍面臨著挑戰
恩帛源《2020年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研究報告》8月的數據顯示,僅有2成左右的消費者會購買植物肉食品,復購率也僅維持在3成左右,相對于7月呈現下降趨勢,植物肉的轉換率和復購率仍然不高。相較之下,植物奶在轉換率和復購率分別是3成與5成。
復購率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消費者對于植物基食品持保守的態度。恩帛源的調研結果顯示,認為植物基食品只是一種噱頭的消費者比例在8月有了一定的增加。
04
中式日常化餐飲蘊藏著更多機會
雖然植物基食品的話題熱度有增無減,但是國內消費者普遍對于植物基食品本身的認知處于初級階段。數據顯示有半數以上的消費者并不確定植物基食品是否健康營養,是否包含更多的蛋白質。
?
如何能夠培養國內消費者信心,讓消費者了解植物肉在健康,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更多資訊,是植物肉玩家在中國市場發展必不可少的功課。
對于中國消費者,中式餐飲仍然是最大的餐飲消費渠道。根據恩帛源CREST 22城市餐飲市場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式餐廳(包含快餐和全服務餐廳)在所有餐飲渠道中的客流量比重達到了55%。
?
不僅中餐渠道客流量的占比在餐飲市場中舉足輕重,通過分析中西式餐飲場景消費者食用蛋白質餐品的客流量占比,可以發現肉類蛋白質的替代市場在中式餐飲相比西式餐飲有巨大潛力。
如何將植物肉深入各個中式餐飲場景中,滿足國人對于各式紅白肉類在日常飲食方面的期望,做到植物肉在煎炸煮炒蒸等各種烹飪方式的考驗下都能夠更加好的還原真肉的口感,香味,黏度等無疑是對于各植物肉廠商的一種考驗。讓我們拭目以待,看植物肉如何在中國市場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