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可口可樂在美團上線了“品牌館”。
在首頁搜索“可口可樂”并點進“可口可樂品牌館”首頁,可以看到可口可樂最新的的品牌TVC、品牌近期所有活動、聯名商品、團購券、大眾點評的用戶熱評等信息。該功能目前均已對接到可口可樂官方公眾號上,品牌公眾號粉絲還可以通過這個渠道查看及預定可口可樂套餐。
這是美團今年全新升級推出的商業(yè)化產品,品牌可以在這里一次性展示所有品牌信息和銷售信息,并可以通過美團直接下單??梢院唵卫斫鉃?,“在美團和大眾點評APP上開了一個旗艦店”。
這也是繼2019年“coke with meal”、“可口可樂美食城市罐”等項目后,雙方聯合營銷的再次升級。
不過根據一周前美團發(fā)布的最新一季財報,商家傭金收入94.9億元,占比56.6%,依舊是美團總營收中的絕對大頭。
那么問題來了,在外界印象中一直依靠傭金“恰飯”的美團,是如何玩轉像可口可樂這樣的品牌營銷的?“品牌館”、直播等全新的營銷產品上線后,對美團來說意味著什么?品牌、商家在美團的營銷空間又能有多大?為此TOP君采訪到美團點評——點評商業(yè)化部市場總經理吳荻,試圖通過可口可樂的案例,探析美團品牌營銷的門道。
“品牌館”的A面:打造品牌私域陣地
在美團APP搜索欄輸入“可口可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個banner。
點擊進入品牌館,你可以看到品牌故事、店鋪、促銷活動、點評內容、用戶反饋等。據吳荻介紹,這是可口可樂在美團上獨家運營的內容,“內容運營”也是品牌在“品牌館”中主要可以發(fā)揮的部分。其中品牌號是品牌館的核心產品之一,通過品牌號發(fā)布優(yōu)質內容互動,吸粉留存用戶,為品牌提供了長線運營用戶的陣地。此外品牌活動(如促銷活動等)、品牌產品展示、用戶熱評也是品牌館的重要板塊。除了上述信息,品牌也可以聯合美團平臺做美食榜單、定制主題單品等,進行多樣化內容定制。
放在營銷5A模型中,這樣的內容運營幫助品牌完成了吸引、興趣這兩個步驟,是一種通過內容營銷來傳播品牌、與用戶產生深度聯結的方式。
往下翻,可以看到品牌館較之以往合作方式的升級在于,不僅不同類型的餐廳合作,滿足不同吃貨的需求,今年更與各式菜品深度綁定,每月推出不同主題的美食+可樂搭配,例如城市招牌菜、好友火鍋局系列、夏日夜宵燒烤/小龍蝦系列、中秋聚會中餐系列、金秋吃蟹系列等?!翱梢院芎脦陀脩舯苊狻x擇困難‘,進而促進訂單”吳荻說道。在與餐廳和菜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再通過團單優(yōu)惠吸引用戶到店,或者通過美團外賣、閃送等直接將菜品和飲料送到用戶手中,完成交易。
如此,團單、外賣、閃送等手段,成為品牌引發(fā)用戶“欲望”、觸發(fā)“行動”的有效機制。
總的來看,“品牌館”的功能設計,非常有利于促使用戶在這里完成從“知曉”到”購買”的所有行為,幫助品牌完成從吸引到成交的營銷全鏈。
并且,與一次性廣告或campaign不同,在美團“品牌館”里,品牌的物料、數據都將沉淀于此。這樣的數據具有連續(xù)性,可以用來追蹤、分析用戶屬性、用餐偏好等,以便為進一步進行精準營銷。
無論是通過不同物料講述品牌故事,還是通過優(yōu)惠、外賣引導消費,在“品牌館”這個私域陣地里,品牌的確在某種意義上做到了“品效合一”,也可以看出,品牌館在聯動美團平臺生態(tài)的強勁動能。
反觀品牌端。根據4月21日可口可樂發(fā)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實現凈營收86.01億美元,同比下降1%??煽诳蓸贩矫娣Q,約有一半的業(yè)務來自受到疫情嚴重打擊的家庭以外的渠道,包括餐飲、便利店等主要面向戶外活動的渠道,4月來全球總銷量銳減25%。
此外,可口可樂贊助的包括2020年東京奧運會在內的幾場體育賽事和音樂會,也已經被推遲或取消,這對全年的宣傳推廣也存在一定影響。
在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線下渠道卻遇阻,因此借助美團這個平臺來擴展銷售渠道、穩(wěn)住業(yè)績、同時沉淀品牌私域資產以期待長尾效應,對可口可樂來說都異常重要。?
“品牌館”的B面:拉動平臺商家,實現三方共贏
根據吳荻的介紹,在去年“可口可樂與美食(coke with meal)”項目中,通過派發(fā)33億張可口可樂外賣優(yōu)惠券,消費者下單5,398萬筆含可口可樂的外賣套餐,用戶人均核銷大于等于3次的占比73%。
經過一兩年時間,可口可樂“佐餐場景”的用戶心智已完全建立。在“可樂+美食”的場景中,不僅品牌從中獲益,也極大拉動了相關合作商家的銷量和活躍度,進而為美團平臺最主要的收益來源帶來助力,一定意義上實現了三方共贏。
這是美團FOOD+的大戰(zhàn)略中迄今為止最為成功的快消飲品品牌營銷案例,而今年的“品牌館”在這個戰(zhàn)略下、既有合作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的探索。除了品牌沉淀私域之外,從“帶動商家”這個角度來看,也有了新的升級。
讓我們再次在美團搜索欄輸入“可口可樂”,這次不用點進去,而是直接往下拉。
可以看到與該關鍵詞的相關聯的餐品、商家都將在搜索結果中優(yōu)先展示。無論在品牌館私域內,還是在美團的公域內,平臺商家都能獲得相應的曝光資源。
就這樣,流量曝光種草用戶——團單吸引到店/外賣下單——數據沉淀——分享裂變,一個聯合品牌和商家、打通線上到線下的鏈條閉環(huán)得以形成。這是美團區(qū)別于電商平臺、視頻平臺,獨有的營銷生態(tài)。
?“可口可樂品牌館”模式目前已經復制到了其他品類。據吳荻的描述,除了飲料酒水這個與美食老本行最搭配的行業(yè)格外出挑,美妝、日化等垂類許多品牌耳熟能詳的都已經在美團開設品牌館,包括阿瑪尼、蘭蔻、巴黎歐萊雅、佰草集、雪花秀、雅詩蘭黛、絲芙蘭、嬌蘭、嬌韻詩、自然堂等等;絲芙蘭、屈臣氏等零售商家均已在美團點評上線品牌館。
但與飲料酒水不同的是,這類商家擁有品牌專柜或品牌店鋪。它們需要做的是運營好自己的“品牌館”私域,直接引導到線下門店或專柜,或者主動去“+FOOD“,成為被聯合的角色。
不同品類的落地方式有所差異、場景拓展的邊界也有所不同,但對美團來說,以這樣和而不同的方式實現三方共贏,目的就已經達到。
總的來說,隨著“品牌館”的上線,可以看出外界印象中對品牌營銷較為低調的美團,其實也有蠻大的操作空間。在整個平臺生態(tài)的支持下,品牌、本地商家、平臺或許都能從中挖到自己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