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的一首歌,把莫吉托唱火了,把茶飲店老板唱興奮了——含酒產品的銷量從第8沖到第3。
?又到夏天,飲品里加點酒的小流行,要不要隨這波風潮跟一波?
01
周杰倫帶來的“酒精上癮”現(xiàn)場?
周杰倫“奶茶王子”的稱號不是白叫的,繼《說好不哭》關注門店經營日常外,幾天前又上架了一款“夏季限定特調”——《Mojito》。?
對飲品人來說,比回憶殺更令人激動的,是酒精飲品的爆單:?
“周杰倫的歌一出來,原本門店的mojito產品銷量排在7、8名,這幾天排到第3。”微醺是一個定位含酒茶飲的的品牌,其創(chuàng)始人黃駿偉介紹。?
“這幾天,我們的訂貨量也在飛速往上漲,尤其是做mojito的白朗姆酒,今年的銷售計劃可能也要提前修改。”百加得全國業(yè)務發(fā)展經理焦駿告訴我。
周杰倫的mojito海報
另有行業(yè)人透露,部分連鎖快餐品牌原本8月份上新的含酒精飲品,也計劃改期,趁熱度提前推出;一些咖啡品牌、茶飲品牌也將在近期推出含酒精飲品。?
酒精入茶、入咖啡,不是新潮流。2017年開始,這樣的融合創(chuàng)新就頗為盛行:?
2017年12月,星巴克在上海的臻選烘焙工坊嘗試咖啡和酒的結合,后又在烘焙工坊內部開出特調酒吧;2019年,還開出一家主推雞尾酒的焙烤坊。?
星巴克主推雞尾酒的焙烤坊
不久前,喜茶剛推出季節(jié)限定伯爵百利甜;而在此之前,喜茶就使用百加得白朗姆酒推出過醉醉粉荔、醉醉桃桃、醉醉葡萄啤等門店常規(guī)款含酒精飲品;奈雪更徹底,開出專供酒飲的小酒館BlaBlaBar。?
喜茶、奈雪都推過帶“酒”產品
伏見桃山專門推出小酒館系列,其中茉莉毛尖百利甜也一直是酒類銷售最好的。
謝謝茶也上架荔又沒醉、百香橙子朗姆、水蜜桃有點啤、黃金珍奶百利甜甜等系列產品,將茉莉綠茶、水果類原料與伏特加、朗姆酒、啤酒、百利甜等酒類搭配。
肯德基、漢堡王等去年夏季都推出過含酒精的飲品;味多美、巴黎貝甜等品牌也出過含酒類產品,將酒加入面粉或刷在表層會讓烘焙產品更蓬松。?
一個明顯的信號是:酒入飲品正在走出創(chuàng)意限定、走入門店菜單日常。周杰倫的這首“特調”外,又有哪些新變化呢??
02
酒入飲品已成為常態(tài),市場略有增長
?“我們含酒精飲品的銷量是上升的,門店銷量排行前10的產品,7款都是含酒的。”黃駿偉說。?
酒入飲品的風潮流行之初,發(fā)源于對創(chuàng)意的追捧,而普通門店要不要推出,最終取決于門店盈利需求。?
從數(shù)據(jù)看,在奈雪的茶,普通模式下人均消費在38元上下,奈雪酒屋的客單價則達到了80元左右。?
奈雪酒屋的客單價80元左右,圖片來自小紅書
而一款酒精產品的上架,成本并不高。據(jù)了解,一杯茶飲里加入20毫升的酒,成本在2~3塊錢,但這杯產品卻有可能多賣10塊錢。?
高客單價、低成本是讓品牌心動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不少門店在觀望:研發(fā)有難度、品牌力不夠點單有限等等。?
到目前來看,酒入飲品的趨勢已經趨于穩(wěn)定:多數(shù)頭部品牌會將其作為創(chuàng)意款,在夏季推出1~2款,為消費者帶來新意,市場總體量會保持基本穩(wěn)定、略有上升。?
多數(shù)頭部品牌會作為創(chuàng)意款,在夏季推出1~2款
“相比去年同期,從我們的銷售數(shù)據(jù)看,今年咖啡、茶飲渠道的銷量增長了10%。”百加得焦駿告訴我。
03
今年加酒,更看好“香氣突出”
1、龍舌蘭、伏特加、金酒,“入茶”的酒種類更豐富
?伴隨著逐步進行的消費者培養(yǎng)和市場教育,品牌在加酒產品的研發(fā)上更大膽,對酒品類的選擇也更加豐富,研發(fā)的方向集中表現(xiàn)在對香氣的追求。?“去年我們銷售的以朗姆酒為主,今年龍舌蘭、伏特加、金酒都開始有品牌問、有人用。”焦駿說。
焦駿介紹,伏特加無色無味,不會搶占茶和咖啡的風味,后味豐富,同時性價比高;金酒更清爽、有草本芳香,聞香的時候能聞到濃郁的香氣;龍舌蘭搭配梅類、西瓜類水果風味表達很好。?
2、米酒、日本酒也在被看好
?除了洋酒,在飲品里加入米酒、日本酒也是一種選擇。
米酒比洋酒入口更好、偏甜,對消費者不屬于烈酒,從口感和接受度上來說,既是新的市場補充,也包容了更廣的受眾面。?
伏見桃山在今年4月,推出過一款三春花產品,很受歡迎。這款產品就是由烏龍茶與獺祭清酒調配而成,獺祭清酒,就是日本的一款米釀清酒,風味爽口甘洌。
結語
?喝酒和喝茶,創(chuàng)造的是不同的社交氛圍。飲品店賣酒精,始終邁不過去的坎,是對含酒精飲品風險的防范。
當賣酒變得常態(tài)化,風險提醒也要常態(tài)化。?
據(jù)百加得焦駿介紹:“品牌一定要多次強調‘理性飲酒’,這款飲品要在醒目的位置有‘含酒精’標識,也要在點單時反復提醒顧客開車、未成年人、孕婦不能飲用。”?
和周杰倫出新專輯一樣,歸根結底,飲品店賣含酒飲品,是個和顧客交朋友的過程:
在幾天、幾個小時掀起一波熱度,制造些津津樂道的共同話題保持不斷溝通,再回味起聽《稻香》《聽媽媽的話》《東風破》的時光;含酒飲品的推出也是一樣,用新鮮感刺激消費者對品牌的重新認識、交個朋友,不斷認知中,就會到店試試珍珠奶茶、芝士水果茶等更多產品。?
而要不要抓一波玩點新鮮,取決于品牌定位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