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被要求“滾出咖啡圈”的速溶,又回來了,而且越來越火。
三頓半、永璞、鷹集等品牌的升級帶動下,“精品速溶”賽道越來越大。
做咖啡電商14年的柯林咖啡,是3年前天貓咖啡豆粉的第一品牌,掛耳銷量曾長期保持第一名。
如今這個昔日的“掛耳一哥”也要轉型做“速溶”了。
01
做咖啡14年,發現最火的還是“速溶”
?“做了14年掛耳、豆子的銷售,一直在主推現磨咖啡,順風順水,沒想到兜兜轉轉這么多年,才發現最火的咖啡品類依然是‘速溶’。”柯林咖啡創始人張軼俊開門見山。
“我們今年在工廠增設了凍干粉生產線,預計9月份上新。”
提起柯林,你可能有點陌生。但提起 “藍山風味咖啡豆”,你一定有所耳聞。2018年這款豆子的銷量超過了100萬袋。這款天貓的網紅單品,正是來自柯林。
?
藍山風味咖啡豆18年的銷量超過了100萬袋
故事要從14年前講起。
2006年,現磨咖啡還是個稀罕事兒,淘寶也沒有普及。喜歡咖啡又熱衷互聯網的張軼俊,辭掉了外企的高薪工作,在一個小屋子里開了名為“咖啡國度”的淘寶店。
“當時就是很簡單的買進賣出,豆子找貿易商進貨,器具代理國外品牌,一天能有10個單子就很開心了。” 張軼俊回憶。3年后,他以自己的英文名“COLIN”注冊了柯林咖啡的商標。
2012年,張軼俊通過日本品牌UCC(悠詩詩),發現了掛耳這個品類,有速溶的便捷和接近手沖的口感,讓他對這個產品寄予厚望,并開始全國尋找代工廠。
2012年,柯林在國內咖啡電商里,第一個做出了掛耳咖啡產品。隨后5年,柯林長期保持著掛耳咖啡銷量第一名的位置,并在天貓、京東、有贊三大渠道,擁有200萬忠實會員。
?
柯林是國內最早一批做掛耳的品牌
作為第一批在淘寶賣咖啡的品牌,柯林比三頓半成名還早,2019年柯林全網銷量8000萬,比永璞還高。
踩上了淘寶崛起的紅利,又憑借著電商咖啡品類的稀缺性,3年前的柯林,是天貓國產咖啡豆粉第一品牌,創始人張軼俊也是當之無愧的“掛耳咖啡一哥”。
但事情從2018年開始,就大不一樣了。
02
增速銳減、排名下滑,“掛耳一哥”的反思
風向轉變,總是來得很快。
掛耳咖啡剛在天貓上線的時候,因為品類創新,被天貓的咖啡類目小二掛到首頁長達半月,熱銷程度不亞于如今的三頓半。
2016年,為了提升口感,柯林從日本引進專業設備,在上海建立2000平米的自有工廠,集烘焙、掛耳制作、包裝于一體,同時為多家知名品牌OEM。
自建工廠,提升口感
2012年~2017年,長達6年時間,柯林的掛耳、咖啡豆產品都在天貓國產咖啡中銷量第一,每年保持著100%~300%的速度增長。
但這個增長勢頭,在2018年戛然而止。“2018年至今只能保持10%~20%的增長” 張軼俊說,類目排名也從TOP3下降到了TOP15。
10多年順風順水的柯林,遇到了創業以來最大的挑戰。這個挑戰就來自于“精品速溶”。
以三頓半為代表的品牌,在天貓上迅速崛起,吸引媒體和消費者的目光,搶走了流量,也瓜分了銷售額。
“我們陷入了做產品的普遍迷思:太投入產品本身,忽略了市場整體走向。只想把咖啡豆和掛耳做好,一直在琢磨這個,2017年之后基本沒出過新品,2019年才后知后覺的發現掛耳的市場有限,大家喝咖啡的習慣早已變了。”
太投入產品本身,卻忽略了市場整體走向
2019年,張軼俊和團隊也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焦慮期,但作為“老司機”的張軼俊很快調整了步伐,準備加入“新的戰爭”。
03
加入“速溶大戰”,今年要賣1.2億
張軼俊給2020年定了個過億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小目標,他開始在這四個方向全面轉型。
1、轉型“速溶”:押注凍干粉和濃縮液
“賣了這么多年掛耳,發現‘速溶’又火了。”張軼俊感慨,他對三頓半的啟發贊不絕口。
“三頓半更懂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原來局限于自己的世界,沒有看到更廣闊的消費市場其實還是來自‘速溶’。”
新一代的“速溶”,核心是便攜+品質。
所以,凍干粉和濃縮液產品,是柯林今年的重點,取名為“小萌蛋”的濃縮液已經在6月15日上市試賣。凍干粉產品已經在籌備中, 預計在9月份上市。
柯林新品濃縮液“小萌蛋”
2、日本進口設備、上海建廠,打產品差異化
凍干粉已經有多個成熟品牌,后來者還有優勢嗎?
柯林決定在供應鏈上投入得更徹底。
“凍干粉我們專門從日本引進了生產線,上海工廠從原來的2000平米,搬遷新址,擴大到4000平米,現在凍干粉的生產線正在建設中,預計9月份能出第一批產品。”
“濃縮液產品在日本開辟獨立生產線,有專人常駐工廠隨時杯測。產品能在常溫條件下保存14個月,針對咖啡小白用戶,做牛奶咖啡風味OK。” 張軼俊告訴我。
針對咖啡小白用戶,產品適用于牛奶咖啡
柯林的自有工廠集“咖啡烘焙、掛耳制作、凍干生產、產品包裝”于一體,與大部分線上咖啡品牌,選擇OEM代工或者入股工廠相比,柯林對供應端的投入和把控力度更大。
3、品牌升級、增設IP,吸引“年輕小白”
“我們以前的logo和視覺都充滿了年代感,已經不能滿足新生代消費者的審美。”這是張軼俊的另一個“反省”。
他先從柯林的logo上動刀,設計了一個Q版的“抱豆人”,一個帶著草帽小人抱著一顆咖啡豆,希望傳達出做咖啡的匠心。
他們還專門設計了一個IP形象,取名小C,在產品包裝、視覺、周邊產品上做了延展,希望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希望通過IP形象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
在天貓店鋪內,結合目標客群,重新歸類產品,分為經典系列、甄選系列、Lab系列。其中經典系列針對“咖啡續命黨”,日常需要咖啡提神的人群;甄選系列是一些微批次的豆子,針對資深愛好者。
今年重推的Lab系列,其中有小萌蛋濃縮液、9月份上市的凍干粉系列等,針對咖啡小白用戶、有咖啡需求的年輕群體。這個產品和群體,曾被柯林長期忽略,是他們今年想重點發力的市場。
4、全面維護200萬會員,發力淘寶直播
柯林做電商14年,在會員系統累積了200萬會員,“但以前生意很順,并沒有刻意的去維護過。”
會員的全面維護,是他們今年要做的事情。比如,發力淘寶直播,“現在我們在做自己店的直播,后續針對新品我們也會上頭部主播,做一些品宣。”
“我們以前沒有跟上市場的變化、沒有及時滿足消費需求,今年要補的課很多。” 張軼俊說。但14年的電商經驗,讓他對今年的銷量保持樂觀,“我們今年增設凍干粉和濃縮液,保守預估銷量1.2億。”
這一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落下的功課”能不能補到位。
04
結語
越來越多的品牌在布局精品速溶,推出自己的凍干粉、冷萃液、濃縮液。
中國消費者接觸咖啡的時間還不到30年,年人均飲用杯數還停留在個位,擁有無限的增長空間,還有大片的空白市場等待開拓。
尤其是95后、00后,正在逐漸成為職場的中堅力量,誰能讓他們從最便捷的渠道,獲得一杯品質尚可、顏值不差的好咖啡,誰就有飛速發展的機會。
精品速溶咖啡賽道的升級變革,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