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我去紐約,站在時代廣場上,看到日清出現在廣場的大屏幕上時候,很感慨。我去過20多個國家,基本上都有日清和辛拉面,日本、韓國可以走到全世界去,為什么白家不可以?”
許多年前,白家食品掌舵人陳朝暉定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我不僅希望進入國內方便食品企業的第一陣營,還希望未來某一天走出國門,成為全球性的方便食品企業。”
資料顯示,白家食品連續10多年居成都加工食品出口冠軍,截至今年5月份,公司銷售增長100+%,利潤增長300+%,在疫情紅利的推動下,白家贏來了一波新的發展浪潮。但紅利消退后,如何實現持續發展,邁向更廣闊的市場,進軍全球性食品企業,成為白家接下來的挑戰。
B輪融資發布會
繼2月A輪融資不到半年,白家食品B輪融資于今天落地,在高瓴創投、茅臺基金、壹叁資本、同創偉業、彬復基金五家投資機構的加持下,再度融資2億,距離上市目標又進了一步。
據悉,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產能提升、渠道開拓和品牌推廣。值得關注的是,在A輪主投的同創偉業資本和彬復基金,B輪還進行了加投,足見資本市場對白家食品業績和戰略的持續看好,并且信心倍增。
在業績大幅度提升的同時,資本動作頻頻,再次實現過億融資,業界持續看好,白家食品有何過人之處?
率先舉旗“新型方便食品”
增速領跑同類企業
白家食品以研發、生產、銷售新型方便食品為主,旗下主要有“白家陳記”和“阿寬”兩個知名快銷品牌。其中“白家”酸辣粉、“阿寬”紅油面皮等網紅產品在市場上享有很高知名度,在線上線下的能見度和美譽度非常高,是方便食品行業的“新一線品牌”,“新型方便食品”的標志性品牌。
2015年之前,白家的市場規模并不大。之后,隨著白家食品開始戰略轉型,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變革,并在2017年率先提出了“新型方便食品”的概念,在傳統方便面的基礎上,進行轉型升級,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新型方便食品”特征的產品:
如白家大BOSS酸辣粉、成都甜水面、阿寬紅油面皮、白家勾魂米線等產品,具有“濃郁的餐館級風味,食材更加健康營養和豐富”,直接對標外賣快餐市場,甚至提出了“不點外賣,就要阿寬”的口號,贏得眾多年輕消費人群的喜愛和追捧。
此外,白家在渠道營銷上進行大力調整,追求線上線下的均衡協調發展,據陳朝暉介紹,目前線上線下銷售比例達到5.5:4.5,基本完成互聯網營銷模式轉型。
投資方代表高瓴創投Sarah表示,“隨著營銷方式和銷售渠道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直播帶貨渠道崛起帶來的紅利,新型方便食品作為一個場景適應力很強,適合新渠道特點的品類,表現出了很強的爆發力。”
據了解,白家食品近三年發展非常快速,平均增速為45%。在2019年主營業務銷售額超過7億,是國內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快銷粉面飯”類企業。
所有這些成就,都得益于白家食品近年來,洞察消費需求,瞄準方便食品產業轉型升級,開創了“新型方便食品”新賽道。并且提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的“四新”總體部署,從技術、產品、營銷、推廣、管理進行全方位轉型升級。
基于在新型方便食品賽道上取得的成績和發展,加之陳朝暉關鍵時期的戰略部署、決策力,多年如一日對方便粉絲行業的專注和投入,以及背后團隊強大的執行力、凝聚力,白家得到了國內資本的看好。
紅利“潮水”退卻之后
該如何續熱?
白家食品實現高速發展,獲得各方資本青睞,跟今年特殊市場環境也有著很大關系。
今年發生疫情以來,白家食品一邊抗疫,一邊保供促發展,取得了很好成績。2月訂單量一度達到去年同期的五倍,到6月份,白家食品的實際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20%,隨著疫情逐漸好轉,白家食品預計今年的銷售收入將突破10億大關。
此外,疫情除了短期內讓銷量大量增長之外,最重要的是讓一部分以前沒有吃過白家產品的消費者,品嘗了白家的產品,體驗到了白家食品的特色。
也讓原來一部分消費頻次不高的人,多次消費了白家的食品,品嘗了各種品種風味的產品,這樣的市場效應使得白家食品在社會的危機中,在“新型方便食品”增長的總勢頭下,實現了變道加速和彎道超車。
那么,疫情帶來的市場紅利結束之后,又該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觀察5月份方便食品類目大盤數據,可以看到報復性跌落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所以短期來看,疫情對公司經營和業績有較大的擾動,但長期來看,還是要回歸到消費品品牌的實質。
一個是產品的品牌力,也就是口感、體驗、營養、包裝等因素。有消費者評價白家的粉絲“辣的很有層次感”,在川味口感上,白家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據了解,白家每年會研發許多的新品,其川渝風味的工業化還原程度之高,讓白家在眾多同類企業中脫穎而出。
第二個便是企業的內功,一個消費品公司的內功到底是什么?在白家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線上線下一起發力的全渠道能力。
現今,對于許多純線上或是純線下的企業來說,想要跨出另外一步時,會遇到許多困難,如供應鏈。而白家的在全國許多地方都有工廠端和研發端的布局,也正是由于這樣完善的布局,讓白家擁有了超強的全渠道能力。
600億市場空間
朝陽行業未來大有可為
新型方便食品在市場上的成功,扭轉了消費者對傳統方便面,風味單一、清湯寡水、食材單調的認知,使大家意識到原來方便食品也可以如此豐富多樣,美味可口。
白家新型方便食品對標外賣、快餐市場,以“方便”和“美味”兩個維度相互比對競爭,爭奪年輕消費人群,在城市消費市場具有很大市場上升空間,。
目前國內的具有新型方便食品特征產品的市場規模約為100億,以全國外賣快餐6000億規模來對照,即便新型方便食品只占其10%,也具備600億市場空間,這個空間的判斷是非常靠譜的,因為傳統方便面一度達到1000億規模以上。所以新型方便食品賽道,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談及方便食品的前途,陳朝暉認為,方便食品是一個朝陽行業。
一方面,對標近五年來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可以知道,現代人們對方便和快捷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
加之獨身經濟的發展,人們要求食品越來越方便、快捷,甚至衍生出了對復合調料、半加工食品的需求,同時還要滿足營養健康,以上也正是白家對新型方便食品的定義。
另一方面,人們對主食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方便食品有別于外賣、中式快餐,它可以隨身攜帶,有著自身不可代替的消費場景,因此也是一種剛需。現在的問題不在于方便食品是不是足夠主流,而在于消費者選擇哪個品牌的產品?因此最后又回歸到了產品力的問題。
陳朝暉認為,方便食品行業還將會有一個又一個60年,對于企業來說,努力捕捉消費需求,不斷進行產品升級,練好企業內功,才是根本。
在未來,白家食品將繼續堅持新型方便食品引領,傳統方便食品輔助;線上電商模式引領,線下渠道精耕;國內市場主導,海外市場配套,做新型方便食品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