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要說茶飲界的神奇存在,茶顏悅色絕對算最特別的那個,成立這么多年,門店卻僅在長沙星羅棋布。不過,“草根”出身的茶顏悅色自從躍升為“網紅”,成為茶飲界的“頂流”品牌后,吸引不少網友不惜長途跋涉到長沙,只為一飽口福。
而且,網友請求茶顏悅色走出長沙的聲量越來越大,但茶顏悅色一直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始終不肯走出來。而就在前幾天,茶顏悅色終于正式官宣進軍武漢了,這意味著終于“出圈”,網友沸騰了,#茶顏悅色進駐武漢#立馬上了微博熱搜。
話說,茶顏悅色究竟是靠什么爆火?進駐武漢后,品牌爆紅的武器能否助其順利持續擴張?
01
“經營哲學”,三個具象化表現手段
松下幸之助曾說“企業經營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東西就是經營理念。”
每一家企業都有其經營哲學,它相當于公司的靈魂,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生存大計。茶顏悅色自然也不例外。經營哲學是一種很抽象存在,但對企業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將茶顏悅色的經營哲學具象化總結,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門店選址的魔幻化
名氣不輸喜茶、奈雪的茶的茶顏悅色,內心十分傲嬌和任性,這么多年就只在長沙開店,而且全部布局在長沙城內,當下已經開了170多家門店,這個數量差不多相當于喜茶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門店總和,可想而知茶顏悅色在長沙的開店密度。
茶顏悅色門店基本實現了長沙在街巷、景區、購物中心、機場店等高流量地盤的全面覆蓋,幾乎每隔500米都能看到一家茶顏悅色。曾有網友如此形容,“一條步行街視野范圍內就至少有3家,一條十字路口可以看到5家,甚至一個美食街門口左邊一家,右邊一家,進去里面第一家還是茶顏悅色。”
如此密集的門店布局,看起來相當反商業化,不過卻有自己的獨到優勢。每一家門店都相當一個品牌符號,高密度覆蓋能夠不斷強化和刺激人們的視覺和心智,快速提高品牌效應,同時增加消費頻次以及增強品牌黏性。
2、產品的精細打磨
好產品是一個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茶顏悅色呂良曾表示,依靠技術進步獲得產品競爭力,這才是一個產業健康的標志。
喜茶和奈雪的茶的產品創新,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而實際上,茶顏悅色在產品上的功夫也絲毫不遜色,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口感和特色。比如,幽蘭拿鐵,是茶顏當中當之無愧的C位,幽蘭拿鐵采用的是進口紅茶,中間是雀巢鮮奶,上面是動物淡奶油,以及撒上的進口碧根果,簡直好吃到爆。
?
據說,很多茶顏粉絲得了一種病,就是看見茶顏悅色就走不動,每天不來一杯就渾身難受。甚至網友們曾發起萬人血書,請愿茶顏開出長沙。由此可見,大家對茶顏悅色產品有多么鐘情,而這顯然離不開茶顏悅色在產品的精細打磨。
值得一提的是,茶顏悅色創造了“一挑、二攪、三喝”新鮮喝法,賦予喝茶儀式感,就如喝紅酒前的輕晃,喝咖啡前的攪動。
3、反商業的服務承諾
茶顏悅色能夠贏得用戶的好感,離不開“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服務條款,如果用戶有任何不滿意,都可行使這個權利,而且用戶在任何時間,走進任意一家店,都可以要求免費重做。
這條款看起來有點百果園“三無退款”,雖然是一個反商業的服務承諾,但顯然很符合人性,傳達出了“我在乎你”的態度,反而取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02
品牌IP包裝,兼具顏值+有趣的靈魂
茶顏悅色能夠發展這么快,文化屬性定位和中國風包裝是最大功臣,助力茶顏悅色俘獲了大量年輕人,有網友開玩笑說,茶顏悅色簡直是最會做茶飲的文創店。
1、中國風視覺——顏值經濟
孔子曾說“色惡不食,割不正不食。”傳統文化的美學價值正在盛行,因此來看,餐飲企業以美學為突破口很容易引發大眾認同,更有利于品牌營銷。
在顏值即正義的時代,茶顏悅色深諳品牌形象包裝意味著傳播力,意味著能否有機會成為網紅飲品。因此,茶顏悅色避開了風靡大街小巷類似COCO的可愛、卡通風格,選擇中國風,找準了差異化的品牌定位。
?
據說,茶顏悅色每年需要花掉幾十萬獲得名畫授權,用于門店和產品的包裝,也就是通過品牌IP形象打造,使品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茶顏悅色將品牌的LOGO打造成濃厚的江南女子味道,形成消費者對品牌的第一印象。另外,與喜茶的各種風格門店不同,茶顏悅色的門店裝修設計基本都是各式的中國風,比如,“新中式實驗”系列概念店廣泛運用傳統文化,太平老街的“好多魚”概念店就在店面設計中運用《海錯圖》元素。
除此之外,茶顏悅色在海報宣傳上、產品名稱上乃至室內擺設上等等已經形成了獨特的中式傳統文化現象。比如他們杯子的創意,常常來自于名家名畫等等。
2、獨有靈魂——有情懷、有趣
IP品牌形象有顏值還不夠,真正打動消費者還要靠獨一無二的靈魂。因為往往形象可以復制,但品牌IP的靈魂則很難被模仿。
“人們買的不是東西,而是他們的期望。”營銷大師Ted Levitt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通過品牌IP中國風的顏值包裝和靈魂塑造,使消費者認同茶顏悅色的文化價值觀,進而強化品牌在消費者的認知度。
茶顏悅色賦予自己有情懷的靈魂。相比于喜茶、奈雪動輒25-30元一杯的售價,茶顏悅色平均15元的單價,僅僅能夠維持一個“生存毛利率”的基準線。因此來看,相對于商業價值,茶顏悅色像是一個文化人的自娛自樂,更在乎自己的理想和情懷,以及與消費者的品牌聯系。
此外,茶顏悅色品牌IP還相當接地氣,擁有一個十分有趣的靈魂,喜歡用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而且他們往往通過一個產品或場景,找到和消費者的共鳴點。
這點在公眾號和微博內容發揮得淋漓盡致,比如老板自稱賣茶的怪叔叔,設計們叫「雞仔一、二、三號」,公眾號運營小伙伴則稱自己為摸魚俠。 他們每個人的人設都很接地氣,并且摸魚俠的公眾號推送,更是讓人感覺很真實、很可愛。
03
花式營銷魔力,溫暖因子+互動溝通
1、小心思,大情感營銷
有時候,品牌一點點小心思都能觸動消費者的潛意識情感。
心理學有個知識點叫稟賦效應,簡單解釋就是我們會認為自己擁有的東西價值性更高。茶顏悅色顯然將這招很好地用到了餐飲這門生意上。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用戶的姓氏寫在杯子上,看似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心思,卻能夠增強用戶的擁有感和存在感,不但增加了用戶的品牌符號記憶點,而且還能收獲用戶對品牌的好感度。
這點,茶顏悅色可是學到了星巴克的用戶經營精髓。
另外,茶顏悅色對粉絲還是很寵愛的,打出了“單品免費續杯”、“集卡點免費贈杯”、“雨天指定飲品第二杯半價”等營銷手段,給予用戶更大的優惠力度,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了溫暖,繼而使茶顏悅色成為大家心目中的陪伴茶飲。
2、善于和顧客互動溝通
互動溝通是社交營銷的核心,茶顏悅色善于挖掘品牌和消費者之間共同的利益點,從而找到巧妙的溝通時機和方法,使消費者主動參與進行,完成品牌和消費者的雙向主動觸達。
茶顏悅色創辦的公眾號、微博,不僅僅是單方面的輸出內容,而且最重要的是與顧客保持互動,吸取建議,也就是基于顧客需求定位,及時與顧客溝通,再根據顧客的要求不斷更新、調整產品與營銷方式,保證了品牌的發展活力。
另外,通過員工一遍遍口述茶顏的喝法,使用戶感覺茶顏悅色對這杯茶的真誠,這也是線下互動的營銷手段。
再者就是經常通過豐富有趣的互動活動讓大眾參與其中,翻看“茶顏悅色”微博,話題有趣、很暖,能夠吸引用戶主動參與進來,并且成為社交傳播的媒介,為品牌發聲。
3、以集卡增強用戶黏性
集點卡的操作,也是茶顏悅色的營銷特色,簡單來說,就是用戶消費時,獲得貼紙,累積的集卡達到一定數量后,就可以兌換奶花和周邊產品。
這個營銷操作實際上算不上創新,很多新零售或線下品牌實體店都在使用,但是用在新茶飲品牌茶顏悅色身上,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最重要的原因,無非是貼紙本身夠炫酷。可以說,很多粉絲就是沖著集卡,去不斷消費。
值得一提,茶顏悅色官方主動教用戶怎么薅羊毛,指導怎么購買奶茶最省錢,這波操作真是太致命。表面上是薅羊毛教程,實際上是運用了用戶思維,洞察到提供什么樣的優惠活動。
04
走出長沙,爆紅密碼能打破“毛利率生存線”?
為了打造出了茶顏悅色的中國風,創始人呂良不惜花掉上百萬購買設計版權,雖然這些開支使品牌乘上了顏值經濟的東風,成為網紅店中的一員,但是這些開支無疑大大增加了茶顏悅色的制作成本。
而值得一提的是,170多家店使長沙市場已經處于飽和的狀態,而因為一直以來的樹立的“寵粉”人設,17元一杯的“幽蘭拿鐵”,兩年沒有漲過價,品牌擔心一旦漲價將會損害品牌的形象。
成本的大幅上漲,價格又不能下降,造成茶顏一直處在“毛利率生存線”上。
創始人呂良坦言,茶顏悅色的毛利率比行業平均要低很多,基本處在“毛利率”的生死線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茶顏悅色需要走出去,在全國拓店,以規模化效應降低產品成本,同時成長為全國性的品牌。
不過,一部分中式茶飲品牌比如本宮的茶、茶理宜世、煮葉等等,借著“顏值經濟”和“國潮”的東風,快速拓店,占領用戶心智。使茶飲市場飽和度逐漸增高,各式茶飲店橫霸一到五線的各個城市。
因此,對于茶顏悅色來講,想要拓展異地市場面臨的競爭十分激烈,挑戰也很大。而且隨著消費者會更加理智,而選擇的多樣化也難以培養忠誠度。
不過,茶顏悅色獨到的經營哲學、接地氣的品牌形象以及花式的營銷手段,已經為其奠定了獨有的粉絲經濟和品質的基礎。因此來看,相對于其他茶飲來講,茶顏悅色還是具有自己的優勢,再加上粉絲的聲量越來越大,其在全國逐漸擴張,進而打破“毛利率生存線”,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