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六一”,必勝客中國將“植物肉”漢堡端上了餐桌!這不僅是其首次推出“植物肉”產品,也是這家披薩連鎖巨頭史上首次推出漢堡。
小食代留意到,今天,這家披薩連鎖巨頭在一份通報中宣布,將與植物肉供應商別樣肉客?(Beyond Meat)合作,推出一款名為“現時X未來牛排雙堡聯盟”的漢堡組合套餐,內含一份植物牛排堡,以及一份澳洲西冷牛排堡。
“我們希望滿足消費者求新的、多樣化的用餐選擇。”該公司表示。
“未來植造”牛排漢堡
這次,必勝客選擇了先小范圍試水植物肉新品,只在上海的6家門店限時上市。
該公司表示,6月1日-6月11日開啟新品公測,消費者可以通過必勝客官方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并購買會員商城券,嘗鮮價為59元/雙堡;6月8日-6月11日,消費者前往指定門店兌換,即可搶先嘗到這款漢堡套餐。
不過,和肯德基首款“植物肉”產品推出炸雞塊的“順理成章”不同,必勝客選擇了漢堡套餐的形式——這多少令人有些意外,因為這還是該披薩連鎖巨頭首次推出漢堡類產品。
“現在餐飲商家已經推出的植物肉產品,基本是以肉糜形態為主加工烹制的,所以我們這次最終選擇了做漢堡,它里面的植物肉是整塊肉餅的形態,聚合度會更高,能夠很好地讓顧客吃到媲美傳統牛肉的口感、質地和鮮嫩多汁。”必勝客企劃部有關負責人今天向小食代解釋道。
必勝客今天在通報中表示,與別樣肉客?合作的植物牛肉產品,不僅擁有“逼真的肉類質感和多汁口感”,與傳統肉類相比,生產所需的自然資源消耗比傳統牛肉要少得多,兼具了環保特質,主打新生代、愿意嘗鮮的消費者。
必勝客“現時X未來牛排雙堡聯盟”
在漢堡套餐新品的設計上,必勝客還隱藏了很多“小心思”。
為了讓顧客能一次享受植物肉和傳統牛排所帶來的雙重體驗,必勝客的漢堡套餐故意設計了“現時X未來牛排雙堡聯盟”,把“植物牛肉”和傳統牛肉漢堡組合一起呈現。小食代了解到,除了中間夾的肉餅不同之外,兩款漢堡的其他食材、配料和做法都是一樣的。
“很多消費者對于植物肉都有獵奇心、好奇心,也想一次性品嘗更多口味和食材,我們就把我們的爆款澳洲進口的西冷牛排也組合入內了。”上述負責人告訴小食代。
她表示,這樣也能讓搭配更加豐富。另外,據介紹,這份漢堡套餐還搭配了牛排菇、“網紅蔬菜”羽衣甘藍、新鮮番茄,以及奇亞籽黑麥漢堡面包。
未來的“肉”?
?“在我們看來,‘植物肉’是未來的肉,它是有未來感、科技感的新產品。營養、好吃,同時對環境更好,它是對傳統肉類的一個突破。所以,我們把其中的植物肉漢堡取名為‘未來植造牛排堡’。”必勝客企劃部有關負責人今天告訴小食代。
從食物成分來看,據介紹,此次新品中由別樣肉客?供應的植物肉產品(名為“別樣漢堡”),不含大豆成分、不含麩質、零反式脂肪。其中,蛋白質成分由豌豆和大米提供;椰子油和馬鈴薯淀粉成分形成了多汁的滋味和口感,如牛肉汁般的?“肉汁”則來自甜菜。
在制作技術上,小食代查閱的一份“別樣漢堡”制作過程的資料顯示,其通過對原料加熱、冷卻、加壓, 打造“肉類纖維質感”的植物肉;接著,將脂肪、礦物質、天然香料及碳水化合物等加入其中, 制成“擁有肉類外觀、風味且多汁”的植物肉。
小食代留意到,別樣肉客在一份產品介紹中指出,根據密歇根大學2018年生命周期分析同行評估,與美國生產的113.4克牛肉漢堡相比,生產一份別樣漢堡所需的用水量少99%,土地使用量少93%,能源使用量少46%,溫室氣體排放量少90%。?
?“我們相信(植物肉)會受到新生代、愿意嘗鮮的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上述負責人告訴小食代,通過此次公測,必勝客也希望對這一市場有更多了解。
小食代留意到,剛剛,和必勝客同屬百勝中國旗下的餐飲品牌肯德基和塔可貝爾也宣布與別樣肉客達成合作,將于6月3日開始在中國內地的部分門店限時供應采用“別樣漢堡”制作的產品。
“我們認為植物肉在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在今天發布的一份通報中表示,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貝爾通過此次新品上市,預期將在中國不同地區獲得有價值的消費者反饋。“這將使我們能夠優化口味和工藝,并有助于評估未來大規模推廣的潛力。”
全球風向
事實上,這并非必勝客在全球范圍內第一次推出“植物肉”產品。不過,此前的測試規模很小,時間也極短。
小食代留意到,據外媒消息,去年10月,必勝客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家門店試水銷售植物肉香腸披薩Garden Specialty Pizza,只賣一天。該款披薩在配料上采用了家樂氏旗下植基品牌Morningstar Farms的“植物肉香腸”,售價為10美元。
眼下,不少餐飲巨頭都在試水“植物肉”市場。
例如,今年4月,星巴克與別樣肉客合作推出了3款“植物牛肉”產品,同時與新膳肉(OmniPork)合作推出兩款“植物豬肉”產品,已在中國內地大部分門店上市。同月,肯德基和嘉吉合作,在部分門店測試雞肉風味的植物蛋白制品“植培黃金雞塊”。
而在海外市場,麥當勞曾在加拿大測試名為P.L.T.的“植物肉漢堡”,漢堡王在美國銷售“植物肉”皇堡等。不過它們暫時均未引入中國市場。
小食代介紹過,除了餐飲巨頭,植物肉供應商也在積極布局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美國Impossible Foods的首席執行官帕特·布朗去年曾對CNBC表示,中國市場是這家公司的“巨大機遇”。別樣肉客此前則表示,計劃在2020年底前開始在中國進行生產。
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肉類替代食品規模約為46億美元,到2023年有望達到64億美元,亞洲是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中國,“植物肉”的消費需求呈現增長趨勢,同時該產業也正在走向“規范化”。
據此前媒體報道,今年1月,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2019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交流會上,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偉透露,植物蛋白肉的國標制定從2019年啟動,2020年正式立項,目前“植物肉”國標正在制定中,出臺時間或許不會讓市場等待太久。
根據益普索Ipsos調研數據顯示,超過70%的消費者認為目前食用的加工肉制品(午餐肉等)可以被替代;植物基人造肉的替代性比實驗室培養肉更高,尤其在加工肉制品與豆制品的品類中,86%的消費者表示將會在新冠疫情后改變肉類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