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純粹咖啡公司”JDE Peet's傳來了IPO的新進展。這回,與雀巢在全球“處處較勁”的它明確將中國咖啡店業務圈為重點。
今天,JAB控股集團(下稱JAB)首度公開了旗下咖啡業務JDE Peet's上市的關鍵信息。據路透社今天報道,包括所有一級、二級銷售以及超額配售在內,要約發行的股份占JDE Peet's17%的股份,總募資額約為22.5億歐元(現約合176.06億元人民幣)。
按收入計,去年營收近70億歐元JDE Peet's為“全球最大的咖啡及茶集團” (來源:JAB通報)
路透社還引用一位投資界人士消息稱,JDE Peet's股票在開始申購后的幾小時內便已超購。作為全球第二大包裝咖啡商,JDE Peet‘s的指導性價格為每股30~32.25歐元,市值最高達160億歐元。金融時報上周消息稱,JDE Peet's上市有望成為歐洲今年最大規模的IPO。
今天,小食代在翻查該公司上周的IPO通報時發現,JDE Peet's已將“擴大中國零售咖啡店業務”列為落實增長戰略的打法之一。這意味著,繼在華導入多個速溶咖啡品牌與雀巢“正面剛”后,JDE Peet's也打算在星巴克所處的咖啡連鎖行業發力了。
JDE Peet's的兩大股東分別為JAB的控股公司及億滋國際
開始擴張
小食代介紹過,在JDE Peet's的中國咖啡連鎖版圖中,其已在上海開出多家Peet’s Coffee(皮爺咖啡)門店。據皮爺咖啡官網顯示,該品牌于1966年在美國加州成立,其主打堅持“手工烘培每一批咖啡豆”。
今年,皮爺咖啡也未因疫情停下開店的腳步。據“Peets皮爺咖啡”微信公眾號顯示,上周一,皮爺咖啡位于上海外灘的新店正式開業。包括外灘新店在內,該品牌已在中國開設15家咖啡店,分布在上海及杭州。
在上海開出更多新店的同時,皮爺咖啡或許還在籌備進入其他城市。
小食代今天搜索工商資料發現,一家名為“皮氏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已在5月14日剛剛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銷售食品和餐飲服務等。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的法人股東為“皮氏咖啡(上海)有限公司”,后者正是“Peets皮爺咖啡”微信公眾號的賬號主體。
新公司的成立意味著,皮爺咖啡有可能要在北京開咖啡店了。小食代還翻查到一份有關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裝修工程的中標公告發現,該工程中包含了皮爺咖啡店精裝修的項目。
除了門店運營層面,JDE Peet's押注中國咖啡連鎖還有資本層面的大手筆加碼。
小食代在查看工商資料時留意到,皮氏咖啡(上海)有限公司在今年2月發生過一次注冊資本(金)變更,變更后的金額為4500萬美元,較變更前高出2000萬美元。若對比過往的幾次注冊資本(金)變更,上述變更為有史以來金額增幅最大的一次變更。
對于皮爺咖啡乃至中國咖啡店的規劃,JDE Peet's未對外透露具體想法。事實上,與JDE Peet's過去幾年“大膽”買買買的畫風相比,皮爺咖啡的在華開店節奏顯得頗為保守。
這與該公司的開店邏輯有一定關系。公開資料顯示,在皮爺咖啡外灘新店定下選址時,皮爺咖啡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章蕾曾在今年4月的采訪中透露,其團隊對新店的選址是“慎之又慎”。
“我們進入中國市場三年多,但在上海和杭州只開了13家店。我們有意把握這樣的開店節奏,正是希望能將每一家店鋪都打磨到最好。”章蕾說道。
而談及新店選址外灘南京東路的原因,章蕾則稱是看中此處為“頂級流量商業街區,游客、商務客多,消費潛力巨大”。
皮爺咖啡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章蕾
入華背后
小食代還留意到,初入中國市場之時,皮爺咖啡并未單打獨斗,而是找了一位實力雄厚的“小伙伴”。
在2017年官宣進軍中國的通報中,皮爺咖啡表示,已與高瓴資本建立合資公司“皮爺咖啡中國(Peet's Coffee China)”,雙方合作開出的中國首店也是皮爺咖啡的第一間國際市場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皮爺咖啡的中國董事會中還出現了一張本土餐飲行業都不陌生的面孔:前任百勝中國主席兼CEO、現任高瓴資本合伙人的蘇敬軾。
據皮爺咖啡的上述通報顯示,該品牌還專門組建了一個中國董事會,成員包括高瓴資本合伙人蘇敬軾和David Rhee、皮爺咖啡首席運營官Shawn Conway等。
來自高瓴資本官網的一則視頻則能幫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樁合作。在上述視頻中,Shawn Conway說道:“高瓴團隊幫助我們實現了品牌的本土化,還幫我們建立了新的品牌概念和門店設計,并且一直在完善這些理念。”
他還透露,高瓴資本也會在與政府部門溝通、財務監督及員工招聘上協助皮爺咖啡。
皮爺咖啡首席運營官Shawn Conway
有趣的是,與皮爺咖啡相同,一些國外咖啡連鎖最近也傾向于與本土公司“組隊”探索中國市場。例如,獲騰訊數億元投資并持股的加拿大Tim Hortons、與百勝中國聯手開出亞洲首家官方咖啡店的意大利Lavazza等。
這樣看來,皮爺咖啡想占據中國咖啡連鎖的一席之地并非易事。一方面,近期涌入中國市場的同行也有本土合作伙伴加持。另一方面,星巴克、COSTA、太平洋咖啡等品牌在中國市場扎根已久,而Seesaw等新興的精品咖啡連鎖也在沖擊原有市場格局。
并不容易
不過相比起咖啡連鎖,JDE Peet's咖啡的主力依然為包裝咖啡。據該公司上周發布的IPO通報顯示,來自快速消費品(CPG)及線上銷售渠道的收入占其2019財年收入的79%,而戶外及零售咖啡店的收入占比則為21%。
據通報指出,2019財年,在貢獻了JDE Peet's 79%收入的44個市場內,該公司在當中的快速消費品或戶外銷售渠道已占據第一或第二的市場地位。
在中國,JDE Peet's的包裝咖啡也的確擁有更多資源。小食代梳理電商平臺資料發現,JDE Peet's現時已在中國推出多類產品,包括速溶咖啡、咖啡豆、咖啡膠囊及咖啡機等。被引進的品牌則包括 super、舊街場 (OldTown White Coffee)、LOR、Jacobs、TASSIMO、KENCO等。此外,更為外界熟知的麥斯威爾咖啡在中國也由JDE Peet's管理。
但在中國市場,JDE Peet's包裝咖啡的存在感相對仍然較弱。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咖啡發布《2020線上咖啡市場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在線上咖啡消費規模TOP10品牌中,JDE Peet's旗下的舊街場和麥斯威爾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七。但增速最高的前十名中則沒有JDE Peet's品牌的身影。
從這份名單還可以看出,JDE Peet's在包裝咖啡上的最大對手雀巢依然穩坐中國市場第一。而在增速排行榜上,雀巢旗下的多趣酷思、奈斯派索,以及其“盟友”星巴克均有上榜。
關于未來應對競爭的思路,JDE Peet's在上市通報中并未介紹更多。而在上市通報中,這家通過收購成長起來的咖啡巨頭則表示,通過有機增長和戰略性并購的方式,其相信在市場上仍有份額進一步增長的巨大機遇。
小食代留意到,彭博社近日評論認為,JDE Peet's將能從上市中獲取一筆用于收購的資金,以挑戰咖啡行業的雀巢和星巴克。此前,其背后的JAB已在并購上花費數十億美元來建立一個咖啡帝國,包括將Jacobs Douwe Egberts Group與美國咖啡零售商Peet's合并。此外,旗下品牌還包括Senseo,Tassimo,Stumptown和Intelligentsia。
彭博社報道還指,JDE Peet's首席執行官Casey Keller在電話會議中向記者表示,該公司正持續關注競爭對手,包括很多咖啡和茶公司。“我們看到了未來機遇;這仍然是一個相對分散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