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本土特產的升級,零食品牌“味BACK”探索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產品開發路徑。當下,“味BACK”正嘗試推出更具創新性的食品來提升品牌影響力,觸達更多年輕的消費者。
作者 | 張嘉亮
隨著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于去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人造肉概念不斷升溫,其正憑借所展現的健康、環保標簽進入更多品牌以及消費者的視野。在剛過去的4月,肯德基預售人造肉版黃金雞塊,星巴克推出5款人造肉產品,還有更多的品牌試圖通過合作的方式初探這一領域。
中國風味零食創新品牌“味BACK”便是其中一位,其與人造肉品牌“星期零”、粽子品牌“諸老大”聯手推出人造肉粽子,口味包含咖喱牛肉、芝士肉丸和梅干菜等,項目在眾籌網站上共有402人支持,籌集超5萬元。
味BACK由曾從事互聯網行業的王致祥和擁有豐富快消品零售經驗的丁卯創立于2016年,在成立的第二年獲得ONES Ventures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并在2018年獲得昆仲資本的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味BACK將中國本土的經典食品進行改良升級,目前擁有20款產品,主要包含咸蛋黃魚皮、肉豆干、燃豆和谷物元氣糖等,在2019年的銷售額達到7000萬元。
在王致祥眼中,這次推出的人造肉粽子除了有提升品牌價值的作用外,還將進一步明確產品開發的方向——健康化、未來化和個性化。“我們希望通過推出人造肉粽子,讓味BACK這個品牌展現出一些創新性的標簽,同時消費者能夠得到比較好的產品體驗。”而為了降低消費者的接受門檻,味BACK人造肉粽子的活動價格基本貼近成本價。
此外,味BACK計劃持續在人造肉領域展開探索,其打算接下來和星期零合作生產人造肉月餅。“我們認為人造肉會在未來3到5年甚至更長時間范圍內,成為一部分人群的飲食標準,特別是素食主義者和精英人群,同時也會覆蓋到愛健身的身材管理人士等更廣的人群。”
事實上,在做零食品牌前,味BACK的創始團隊做過旅游創業項目,涉及到復雜的供應鏈體系——包含機酒、飲食以及游玩路線等在內的綜合性體驗。團隊也是在觀察以日本和臺灣為主的人文旅游市場時發現,雖然中國內地擁有很多優秀的飲食文化,但這些食品還沒有被廣泛地做成便于攜帶的預包裝產品。因此,味BACK想通過對本土食品的改良,放大食品的優點,滿足更廣泛人群的味蕾,將其銷售至全國各地。
首先,味BACK在線上搜集各地的零食信息——這個零食要有足夠多消費者基礎的同時,還要存在差異化升級的空間——這是成為“候選食品”的第一個條件。其次,團隊會前往實地考察,確認供應鏈的成熟度后,再和工廠展開合作,聯合開發和定制生產產品。
“我們更多的是在大品類市場之下滿足新的消費者需求,而不是去做一個同質化的產品。”王致祥表示,“在升級方向上,我們強調的是口味、包裝、健康、方便性和體驗感上的年輕化。”口味上的優化更是食品領域的核心,人造肉粽子的梅干菜味和芝士味以及魚皮的咸蛋黃味和火鍋味,都是依據年輕人偏愛的口味方向來開發的。
而在具體的改造思路上,以味BACK的招牌產品咸蛋黃魚皮為例,這是一款很多廣東和香港地區的當地人都很喜歡的食品,它本身是高蛋白、低碳水的食材原料,而且在烹飪之后會有更酥脆的口感。味BACK一方面放大產品的優點,比如加入真正的咸蛋黃醬,保留咸蛋黃那種沙沙的口感;另一方面改進它的不足,比如減少脂肪含量,以更符合當下健康的零食理念,成為薯片的替代品。
在成立初期,味BACK通過在小紅書上展開營銷活動,收割了一大批消費者。伴隨著產品的迭代開發,味BACK會持續邀請小紅書用戶體驗產品,加深與用戶的互動。“其實我們的營銷核心是讓消費者說話,做口碑傳播,當消費者覺得體驗高于預期時,他就會想去分享。”王致祥說。此外,味BACK正積極拓展淘寶主播和抖音主播,直播和短視頻也成為味BACK目前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渠道。
與此同時,味BACK還會定期更新產品以及口味。比如味BACK在去年一年曾打樣過超過500款口味的魚皮,再從中挑選出滿意的口味進行開發,平均1至2個月會推出一款新口味。而對于一款新產品,味BACK采用測試加研發一體化的流程,早期做出產品小樣后,會邀請消費者試吃,團隊緊接著搜集關于口味的反饋,用以調整產品的開發,之后選擇下廚房等垂直平臺試售初代版本,并繼續打磨產品,最后再將正式產品在天貓等更大的平臺售賣,整個周期通常需要3至6個月的時間。
“有時候我們根據數據,開發了一個自己覺得會很火的口味,但是消費者還沒習慣這種口味,那我們就會暫停這個產品,等到時機成熟時再啟用。”王致祥說。
在疫情波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之際,食品行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沖擊。在2月和3月初,味BACK遭遇了產能難題,基本上處于斷貨的狀態。此外,疫情也放緩了味BACK拓展線下渠道的步伐。
而3月份之后的影響,更多的體現在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用戶開始選擇更健康或者更方便的食品。味BACK的宣傳重點也隨之改變,“我們現在對外宣傳全部是以拌面或者涮火鍋這種佐餐場景來輸出,以前都是以純零食的場景。”另一方面,味BACK更迅速地下架處于淘汰邊緣的產品,使供應鏈聚焦于爆款產品。
王致祥表示,味BACK的目標是成為國民零食的代表性品牌,“我們的優勢一方面是在產品創新上,我們每年會投入5%及更高在產品研發上,另一方面,我們更擅長和年輕人打交道,實現爆款化的運作。”
國內零食行業的參與者眾多,產品的同質化也較為嚴重,推出差異化明顯的產品不失為一種強化品牌特色的有力手段,而這些相對小眾的產品通過營銷和口碑傳播也有望被更多人知曉,并裝入購物車中。但小眾產品的大眾化或許還需要不少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