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董明珠又“食言”了。
一個月前,剛剛宣稱“堅持線下”、“不愿因轉向線上而讓線下門店銷售人員失業”的董明珠,10天后就去抖音做了直播首秀,只是戰績不太好看,直播1小時賣出了22.53萬元商品。
而后不過半個月,董明珠重整旗鼓,轉戰快手,或許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抑或找對了契合的平臺,3小時居然成交3.1億,幾乎相當于格力線上店2019全年銷售額。
如此驚人成績,直讓董明珠改口:“確實疫情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思想,我希望今天的直播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永遠。”
董明珠攜“國貨之光”格力亮相快手的5月10日,恰逢第四個“中國品牌日”。各大平臺紛紛借助這一特殊節點,上演了一場國貨復興三國殺:天貓開啟“新國貨大賞”,京東推出“新國品計劃”,快手則聯合人民日報打出了“國貨發光”系列活動,并于10日當夜聯動伊利、立白、百度等新老國貨,推出“國貨之夜”直播活動,且同樣業績斐然。
伊利產品上線僅幾分鐘,就有多個地區顯示缺貨,其中純牛奶產品2分鐘銷售額破萬;兩萬單立白產品一上線就一搶而空;百度旗下小度智能音箱1秒鐘訂單破萬,兩款產品銷售額近150萬。
快手“國貨之夜”直播觀看總人數高達1065萬,直播在線同時觀看峰值人數31萬,老鐵(快手粉絲)點贊總數653.7萬,單場GMV(總交易額)超過530萬元。
這意味著,在全民直播的當下,越來越多國貨品牌開始將直播帶貨作為營銷利器,而擁有3億日活用戶的快手,則以獨有的“老鐵經濟”與超強黏度的社交屬性,成為國貨品牌銷售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01?/
風乍起 吹爆國貨直播潮
從華為躍升至世界500強企業No.61,到大疆占據全球無人機市場70%份額;從回力小白鞋“登上”國際時裝周,到故宮聯名產品享譽全球……曾經“謙卑”的中國品牌正因質量與口碑齊飛,發出讓世界驚嘆的“國貨之光”。
這也讓更多的國人將目光從海外大牌,轉向了性價比更高,品質可以同樣過硬的國貨品牌:老字號變得更親民,新國貨則成為時尚寵兒。
阿里研究院5月9日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人購物車里的商品有八成都是國貨。
對大多數國貨而言,想要盡快崛起,需要找到時下最契合消費者購物心理的營銷陣地。對消費者而言,他們更接受且慣于通過KOL推薦,建立對品牌認知,從而影響購物決策。
與此同時,短視頻平臺及電商直播間近年來的高速增長,激發出李佳琦、薇婭、辛巴等一個個帶貨大牛,這讓越來越多國貨商家看到直播帶貨的巨大威力,并紛紛試水。
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僅2020年第一季度電商直播就超過400萬場。
近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似乎不滿足于與網紅主播合作,除董明珠之外,越來越多企業家開始親自化身主播,為自己的產品吆喝。
到目前為止,喜歡古裝扮相的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已經做了近10場帶貨直播,總帶貨突破2.5億元;去哪兒CEO陳剛在快手直播首秀中,連麥快手紅人貓妹妹、小沈龍,2小時直播帶貨達1600萬元。
國貨直播風起,作為坐擁3億“老鐵”的國民級平臺,快手早已開始布局。
2019年10月,快手推出“源頭好貨”法則,希望通過短視頻與直播,直接從源頭將性價比最高的好貨帶給老鐵。隨后,快手便攜手美妝品牌旗下商家舉辦“快手國貨美妝節”,邀請達人到品牌工廠與實驗室,通過現場直播“探廠帶貨”,以線上與線下聯動的方式,開展“沉浸式營銷”。一場活動下來,雪蕾、美頓、維維尼奧和朗金4個美妝品牌共實現銷售額327萬,完美日記商家號吸引了近3萬新粉絲入駐。
此后,快手接連舉辦“國貨品牌日”活動。在與韓都衣舍合作的“國貨服飾品牌日”中,24個小時銷售額突破2500萬元,影響人數達7000萬。
疫情爆發之后,線下及出口渠道均受阻,轉戰線上勢在必然,而當下流量最大、品效合一最牛的直播+短視頻平臺,則成為國貨品牌的不二之選。
國貨老牌美特斯邦威疫情期間參與快手“超級品牌日”,直播7小時官方號漲粉30萬;李寧專場則吸引了共計500萬粉絲圍觀搶購,銷售總額突破1500萬。
曾被聯合發起方人民日報整版打call的“國貨之光”主題活動,目前依然持續進行中。該活動涵蓋國貨挑戰賽、云上非遺館和國潮品牌館三大模塊,通過直播、短視頻、線上挑戰賽、接力手勢舞等多樣、新穎的互動形式,助力國貨品牌在快手持續走熱。如此力度,彰顯出快手以優質資源加持的方式搶奪國貨品牌的決心。
在這場國貨直播大潮中,快手作為國民級短視頻+直播平臺,不僅憑借不斷探索實踐的創新營銷模式,成為國貨品牌大賣的營銷出口,也成為傳承并發揚國貨文化的最佳媒介之一。
/?02?/
老鐵經濟與國潮最配
國貨品牌紛紛選擇快手的最大原因,正是后者獨有的“老鐵經濟”,轉化率實在太過強大。
老鐵經濟,顧名思義,是基于老鐵之間的情感與信任,產生自然交易。一度被稱為“快手一哥”的散打哥,因所拍視頻大多反映社會現實,充滿正能量,引來無數粉絲的喜愛與信賴,形成了強大帶貨能力,早在2018年就創造出“直播一天賣貨1.6億”的帶貨奇跡。
對主播或品牌方來說,這需要自身擁有鮮明的個人特色與直播風格。在講求張揚個性的年代,人們更喜歡真實、生動,與自己有共同標簽的偶像。
對國貨品牌來說,誰與消費者距離更近,更能與消費者建立緊密的信任關系,誰就會脫穎而出。
這并非妄下斷言。
快手特有的對普通人普惠流量曝光的機制,以及對正能量內容優先推薦的設置,使得用戶導向始終處于良性發展趨勢,粘性極高,也該平臺更像一個平易近人,容易建立情感的社區。用快手CEO宿華的話說,快手“是廣場,不是劇場。劇場是導演精選的劇目,廣場是人們自己在玩耍。”這就使得品牌方一方面能夠很好地鞏固老鐵形成的私域流量,同時還能不斷拓展公域流量,從而擁有牢固且不斷擴展的流量池。
登錄快手很容易就能看到,并非只有擁有千萬粉絲的頭部主播帶貨能力強悍,很多只有幾萬粉絲的小主播帶貨同樣生猛。這表明,快手上的老鐵出于對主播的認同與信賴,很容易出手買貨,而并非只是圍觀。
對于廣大尚未有龐大擁躉的國貨小品牌來說,只這一點,便十分難得。
同時,快手一直堅持營銷模式創新,比如為商家提供豐富的流量扶持與專屬“粉絲頭條”優惠,以及將營銷平臺升級為“磁力引擎”,從而更好地將商家號之類的高效營銷產品與長效“留量”價值相連接,以此來幫助國貨品牌建立公域私域流量陣地,打造營銷新場景,釋放更多能量。
提到快手,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依然是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最喜愛的App之一,事實也確實如此。智研報告顯示,快手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較高。這部分人群觸發付費意愿的最大因素,往往是高質且低價,而這與國貨高性價比的特性相當契合。
當然,很多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人群同樣是快手老鐵用戶,單從此次“國貨之夜”格力空調與小度智能音箱的熱賣,就可見一斑。
可以說,快手基于自身內容優勢與流量支持,能夠助力國貨品牌更好地脫穎而出,擁有更大影響力,而隨著越來越多國貨品牌的入駐,快手也會為用戶提供更多符合后者偏好的好物,從而形成整個商業生態的正向循環。
據了解,目前快手的日活躍用戶已突破3億,快手電商日活突破1億。接下來,隨著國貨大軍的持續涌入,快手老鐵隊伍必將日益壯大,而其“國民級電商直播平臺”的位子,也將越做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