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進入中國市場一年多后,“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多了一個令外界頗有幾分意想不到的投資人——騰訊。
今天上午,Tim Hortons中國(簡稱Tims中國)宣布最新獲得來自騰訊的投資。“Tims中國將加速市場拓展,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咖啡產品及服務體驗。”該公司在一份通報中表示,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字化升級,同時迅速開設更多門店。
?
在上述官宣公布后不久,小食代第一時間和Tim Hortons中國首席執行官盧永臣連線,進一步了解了雙方“走到一起”的原因、未來發展計劃,以及今年開店目標等。
01
看中騰訊的啥?
盡管該公司沒有透露此次獲投金額,但盧永臣今天向小食代形容是“數億元規模”,騰訊會占有Tims中國“一定的股份”,雙方將一起來開拓巨大潛力的中國咖啡市場。
“數字化”將是雙方未來合作的最大關鍵詞。
“我們其實是不缺資金的,更多的是看中投資者能帶給我們什么資源。”盧永臣告訴小食代,數字化對餐飲來說非常重要,而Tims中國從第一天開始的很多數字化動作都建立在微信小程序之上,包括會員體系,以及手機點單功能等。
?
Tims中國依托小程序運作的會員體系
他表示,在數字化方面,包括精準營銷、會員拉新和復購運營等,雙方此前曾進行過多方面的探討和合作。“所以說其實我們一直有聯系探討,也在探索合作的可能性。我們覺得騰訊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很好的資源,我們歡迎其加入我們的股東行列。”盧永臣說。
“對于騰訊來說,據我所知,他們還是非常看好咖啡市場這個賽道的,從人均消費量來看,相對于國際水平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盧永臣說,對于Tims而言,會員運營則非常核心,“因為我們看到目前很多忠誠顧客到我們門店消費的頻率是非常高的,而現在會員運營更多是在線上,這個是騰訊的優勢。”
據盧永臣今天透露,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發展,Tims中國已經擁有接近100萬的會員人數,目前高達80%以上的銷售額是來自于會員。
在被問到未來合作形式時,盧永臣表示,騰訊不會具體參與Tims的日常管理,更多是在線上資源方面給予更多的對接,讓其更好地觸及顧客。至于以后是否會繼續融資,他表示,這要取決于Tims的發展需要。
小食代介紹過,和漢堡王一樣,Tims隸屬于餐飲品牌國際有限公司(簡稱 RBI)。在任職 Tims 中國之前,盧永臣在2012年到2018年期間還曾擔任漢堡王中國的CFO 。Tims中國是由RBI和笛卡爾資本集團(Cartesian Capital Group)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
在今天發布的一份通報中,笛卡爾資本集團執行合伙人尤彼德(Peter Yu)表示:“騰訊將會為我們的運營和成長帶來很大的價值。”RBI亞太區總裁西迪基·薩米(Sami Siddiqui)則形容,Tims中國此次合作的成功“有望成為全球數字合作的絕佳參考”。
02
今年在華目標?
盡管將數字化視為該品牌在華拓展的有力“武器”,但盧永臣認為,經營連鎖餐飲,首先還是要把線下做好。
“疫情其實也讓消費者的點單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以堂食為主,現在可能外賣和外帶的需求越來越多,這些都是數字化能夠帶來便利。但我們認為,品牌要做好,線下是基礎,數字化則是可以讓這個品牌提供更便利的服務給顧客。”他說。
根據該公司今天發布的官方數據,從2019年2月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至今,Tims中國已在中國開設了接近50家門店,大部分在上海,并計劃在全國開設1500多家門店。
去年,盧永臣曾提出2019年要在上海開30家店,在未來10年內在中國開出1500家門店。現在來看,去年的目標已經超額完成。
在獲得騰訊投資后,Tims將加快開店進度。
“因為我們看到中國咖啡市場每年的發展非常迅速,所以說我們會加速這個進程,可能在更短的時間內開到1500家店。”盧永臣今天告訴小食代,今年在疫情期間有一些開店計劃延后了,但是現在由于疫情好轉,從5月份開始已經開始加速開店。
據他透露,Tims今年原計劃是新開100家門店,現在還是維持這個目標不變,甚至可能還會加速。
“兄弟品牌”漢堡王也可能會成為Tims的開店助力。“目前,兩個品牌的團隊是獨立的,但股東(注:笛卡爾資本)是有重合的。我們在很多方面其實都在探討合作,比如說在供應鏈方面會共享資源,在開店方面也會進行探討。”盧永臣說。
他告訴小食代,今年,Tims新開門店還是集中在上海,先把這個中國咖啡文化最濃厚的城市“做深、做透”。“我們會先把(門店)密度做得很高,然后通過線上線下的運營,提高便捷性。”他說,與此同時,Tims也將新進入一些其他一二線城市,例如北京、杭州等。
在選址上,盧永臣也有明確的想法:“我們會傾向于在綜合性的購物中心和商場去開店,同時我們也會考慮辦公樓附近,因為白領是咖啡的最大用戶群。總的來說,我們會根據數據分析鎖定目標顧客群,會圍繞咖啡需求最多的區域和消費群來開店,讓他們很方便地買到我們的咖啡和其他產品。”
和喜茶、星巴克等連鎖餐飲類似,Tims也正在嘗試不同的門店樣式。
小食代了解到,除了標準門店,今年Tims還推出了更側重外帶和外送和小型快捷門店Tims GO,以及更側重測試創新產品的Tims Lab。這是Tims目前只在中國開出的門店類型。
“我們認為在一線城市,咖啡已經成為消費者的剛需,在這種情況下,方便度可能是一個很大的決定因素,所我們在探索Tims Go這種小的門店模式,在保持好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讓顧客更方便地去買到我們的咖啡。”盧永臣解釋道。
他告訴小食代,Tims Go會傾向于開在辦公樓,以及人流比較密集的街鋪、地鐵等地方。“這些地方人流比較密集,但是很多顧客不會停留的,他更多的需求是外帶,這種場景可能Tims Go會開得更多一點。”他說,Tims Lab則會嘗試一些新設計和新產品。
Tims Go門店
不過,標準類型的門店依然會是開店主力。“我們的門店還是以標準的咖啡廳為主,為消費者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在把這部分線下門店做得很扎實的前提下,我們會嘗試一些新的門店模式,讓這個組合變得更豐富。”盧永臣說。
03
有啥競爭優勢?
在被問到Tims的競爭優勢時,盧永臣給出的答案是高性價比和本土化的產品組合。
“我覺得我們的差異化定位還是非常明顯的。首先,我們相信性價比高的咖啡有更大的市場,讓更多的人能夠消費得起。因此我們的定價很有競爭力,目前我們的咖啡有兩個系列,鮮萃咖啡系列15元起,意式咖啡系列在20-30元之間。”他說。
其次,在產品上,這家來自加拿大的連鎖咖啡品牌做了不少本土化的嘗試。“Tims在全球經久不衰的產品我們會保持,比如鮮萃咖啡、多拿滋和天趣球,但同時我們也會根據中國消費者的偏好,推出一些本土化的產品。”盧永臣說。
他舉例道,拿鐵在國內的咖啡消費中是主流,所以Tims會推出一些咖啡跟奶組合的產品,另外還嘗試了咖啡跟水果的組合“果咖”。“咖啡不完全是咖啡,更多是一杯很好喝的飲料。”
除了咖啡以外,Tims中國還銷售通過后廚新鮮制作的暖食。“熱食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餐飲需求,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早餐會賣得非常好,午餐和下午茶時段也不錯,我們比一般的咖啡店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他說。
“我們目前基本上一年會有5-6波新品上市,每兩個月可能會推出一波新品,它們更多是一些本土化創新的產品。”盧永臣告訴小食代,目前,Tims一共有三類產品:咖啡、非咖啡飲料、暖食和烘焙產品,基本上三類產品都會“上新”,但主要還是以咖啡為主。
?
目前,從全年預期來看,無論是開店還是新品上市,疫情對Tims的影響似乎都不大。盧永臣向小食代表示,由于疫情期間外賣和外帶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堂食的下滑,因此對Tims來說“總體影響有限”,最近堂食業務更是已經恢復到9成左右。
“隨著疫情的好轉和復工復學,我估計堂食在未來幾個月也會得到一個非常好的恢復。今年接下來的時間,在保障顧客和員工安全的基礎上,我們會更加快數字化的發展,包括線上營銷、數字化點單等。”盧永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