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iStockphoto
網課、直播、刷抖音……因為疫情緣故,無論大人孩子,每天面對手機、電腦、電視的時間直線上升。身心雖然得到了放松,可眼睛卻被嚴重“拖累”。眼睛健康無疑成為了繼免疫健康之后人們關注的焦點。
01
眼睛健康“殺手”——藍光
不久前,QuestMobile2020發布的中國移動直播行業“戰疫”專題報告顯示,疫情發生以來,每個網民每天花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長比年初增加了21.5%,對于視頻類應用增長尤為突出。在人們長時間面對手機屏幕的同時,藍光也在悄無聲息的損傷著眼睛。藍光(400-500nm)是可見光中危害最大的部分,大量存在于各種電子顯示屏。由于眼睛自身無法過濾掉藍光,而藍光卻可以穿透眼睛直達眼底造成傷害。眼睛長時間過量暴露在電子顯示屏的藍光中受到的傷害會越來越嚴重,且高能藍光的損害是一個連鎖反應,帶來的傷害不可逆轉。
02
黃斑區“指定類胡蘿卜素”:葉黃素&玉米黃質
既然高能藍光對眼睛的損害不可逆轉,那有沒有辦法抵御藍光的損害呢?答案恐怕還要從眼睛的構造說起。在眼底視神經盤的顳側0.35cm處并稍下方,處于人眼的光學中心區的黃斑區是視力軸線的投影點。黃斑中央的凹陷稱為中央凹,是視力最敏銳的地方。自然界超過600種類胡蘿卜素中,僅有葉黃素及其異構體玉米黃質沉積于眼睛視網膜黃斑區,因此,說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是黃斑區“指定類胡蘿卜素”也不為過。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沉積在視網膜中心部,并選擇性地富集在黃斑區,像“墨鏡”一樣時刻保護著視網膜的感光細胞。他們通過淬滅單線態氧/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和對高能量藍光過濾的作用來維持黃斑的正常視覺功能。
03
膳食攝入難以達標?需額外補充
遺憾的是,我們的身體自身并不能合成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而需要從外界攝入。人體需要持續不斷攝入足量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一旦缺乏,感光細胞容易受到光氧化損傷形成沉淀物,沉淀物不斷積聚阻礙感光細胞吸收營養及排泄廢物,導致感光細胞死亡,使正常視覺功能受損、或者出現AMD等眼病風險。保護眼睛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玉米黃質、葉黃素當做日常膳食營養的一部分。盡管葉黃素和玉米黃質通常存在于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甘藍)、玉米和雞蛋等食品中,根據研究顯示,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10mg葉黃素和2mg玉米黃質,而大多數人無法通過日常膳食足量攝入這兩類營養成分。因此,額外補充就成了滿足所需、維護眼睛健康的首選方案。
04
“自由型”無需轉化,更易吸收
既然需要額外補充,那么就要談談如何選擇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據估算,在類胡蘿卜素膳食的每日攝入量中,80%是自由型葉黃素,13%是自由型玉米黃質,大約只有7%?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以葉黃素酯和玉米黃質酯的形式存在。人體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能夠把葉黃素從葉黃素酯中分離出來,不過這個過程的效率偏低。一項針對葉黃素酯與自由型葉黃素生物利用度的直接對比研究表明,較之于自由型葉黃素,必須攝入更多的葉黃素酯,才能確保血液中葉黃素的水平相同。因此,人體更易吸收自由型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而且,我們也在人體血液及器官中發現了這類自由型葉黃素和玉米黃質。
05
天然、高效、可追溯
除此之外,產品的來源和安全性也尤為重要。用以提取FloraGLO?葉黃素,以及OPTISHARPTMNatural玉米黃質的萬壽菊不同于一般的園藝萬壽菊,此工藝采用經傳統的、非轉基因繁殖過程培育的優質種苗,通過傳統雜交育種方式,篩選出純正個體,具有葉黃素含量高或者玉米黃質含量高、抗病、耐倒伏等特點。同時精選并有計劃的儲存大量優質種子,以滿足市場對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需求,且育種、種植、收獲全程可追溯。而對安全性的至高追求,也使得FloraGLO?葉黃素成為到目前為止唯一獲得FDA一般公認安全(GRAS)認定的可以被嬰幼兒食用的葉黃素產品。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已經對FloraGLO?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在保護患有遠視、老花或散光的人群預防藍光或光損傷方面的作用授予專利(美國專利號9226940 B2)。
即便不是因為疫情,手機等電子設備也在不斷占領著我們的“視線”,面對無處可藏的藍光,我們在保持合理膳食、良好用眼習慣的同時,選擇正確的“保護傘”,可以有效抵御侵害,還雙眼一個明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