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海外頭條》是創業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于廣大創業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有啟發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
欄目通過分享優秀的行業熱點文章,幫助創業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背后的秘密。創業不應盲目,張開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風景。
4月22日,星巴克開始在中國推出人造肉午餐菜單,產品主要來自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累計上漲了12.38%。國內人造肉品牌星期零也備受關注。
由于城市化進程加速以及環保、動物權益等壓力,從“農場到餐桌”到“實驗室到餐桌”的轉變已經開始了。
據 Marketsand Markets 數據,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到2023年將達到440億元。
除去以植物蛋白為基礎的人造肉,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正在深入研究細胞農業,即在大型生物反應器中利用專門的微生物生產,通過細胞“種植”。
本期推介文章來自Predict網站《人類進入實驗室到餐桌時代》(Enter the Era of Lab-to-Table),作者Abbey是一名食品科學家,介紹了人造肉之外的更多極具可能性的新物種。
作者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我們所認知的農業可能會被完全顛覆,從一個嚴重依賴土地和動物的行業變成一個可以在實驗室里完成的行業。
01
有纖維的人工養殖肉
目前超市里還沒有任何以細胞為基礎的肉類,但創業公司Memphis Meats最近宣布了1.61億美元的B輪融資。
Memphis Meat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烏瑪?瓦萊蒂(Uma Valeti)在1月份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通過從動物細胞中生產真正的肉類,提供更加美味的選擇?!?span lang="EN-US">
以細胞為基礎的肉類將極大地提高人類養活不斷增長的全球人口的能力,同時保留正常的飲食傳統,保護我們的星球。
最近,星巴克的植物蛋白人造肉面臨一些不好吃的質疑,很多嘗鮮的消費者表示缺乏紋理感和嚼勁,聽上去Memphis Meats生產的肉嘗起來會更像真肉。
雖然是在動物身體外生長肌肉細胞,但仍然需要一個動物來獲取干細胞,干細胞通常會因為壓力或肌肉組織損傷而繁殖。
實驗室的人工養殖肉類就利用了這一原理,將干細胞轉移到富含氨基酸和糖等營養物質的肉湯中增殖,之后再誘導干細胞分化為骨骼肌細胞。
骨骼肌細胞將被轉移到支架上,使它們形成條狀,這是匹配動物肉紋理的關鍵,因為它有纖維結構。一旦形成長纖維,經過成型、調味和包裝,肉就差不多可以出售了。
雖然目前產品還沒上市,但這是全新的人工養殖肉類市場。
Memphis Meats計劃利用B輪融資試點生產,在2021年將其產品推向市場,生產牛肉、雞肉和鴨肉產品。
02
來自“稀薄空氣”的蛋白質
Solein是由Solar Foods公司生產的一種蛋白粉,具有面粉般的粘稠度,號稱“憑空而來”。
Solein是通過發酵過程產生的,利用碳捕獲技術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并通過向水中發送電流產生氫氣,形成喂養酵母的關鍵營養物質。
一些產生的氫還與空氣中的氮發生反應生成氨,為微生物提供氮。酵母細胞吞噬氫氣泡和二氧化碳,產生一種叫做Solein的單細胞蛋白質。
一旦將酪蛋白從酵母中分離出來并干燥,它的味道和外觀就與小麥粉非常相似。
根據Solar Foods公司的數據,其營養成分包括50%的蛋白質、20% - 25%的碳水化合物和5% - 10%的脂肪。
由于其可靠的味道和顏色,理論上,作為一種可持續的蛋白質來源,Solein可以替代制作所有同類食品,包括意大利面、面包、酸奶和飲料。Solar Foods公司計劃在2021年開始商業化生產。
03
人造冰淇淋
?
除了肉,冰淇淋也與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食品科技公司Perfect Day創造了一組特殊的酵母,可以產生與奶牛產生的蛋白質完全相同的奶制品蛋白。
將奶牛的一小段遺傳物質植入到酵母自身的基因序列中,添加糖分后,會產生牛奶中的兩種主要蛋白質:乳清和酪蛋白。
可以放心的是,雖然酵母是轉基因生物,但它們產生的蛋白質不包含轉基因DNA。
兩者在化學性質上是相同的,在質地、味道和營養上都是相同的。
Perfect Day在去年7月首次推出1000份三種口味的冰淇淋,分別是香草鹽乳脂軟糖、牛奶巧克力和香草黑莓太妃糖。
盡管冰淇淋標價是每品脫20美元,但發售幾小時內就被搶購一空,消費者形容這幾乎和普通的冰淇淋一模一樣。
Perfect Day的最終目標是擴展到所有類型的乳制品,包括牛奶、奶酪和酸奶。
除此之外,初創公司Biomilq還想收集、利用分泌乳汁的人類乳腺細胞,通過實驗室培養母乳,解決母乳喂養與配方奶之爭等等。
作者認為,現在科技入局農業,初創公司幾乎承包了肉、糧食和奶等各個方面,食物科學家對此很大程度上表示認可。
不過最終由細胞農業生產的食品的成功都歸結于消費者的接受程度,所以,你會愿意嘗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