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歐美等疫情狀態下商業的停滯、企業的降薪裁員、店鋪的關閉、人們在家憋不住的種種等,正是兩個月前的中國所經歷的那樣。疫情至今,涌動著各類對市場經濟的預測,尤其是快消、餐飲、旅游等受挫較重的消費領域,企業正積極等待著疫情過后會迎來所謂救命式的報復性消費。
各行業伴隨著逐步走出疫情的春天氣息,卯足勁準備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報復性的活動推廣、商品促銷,迎接消費者的到來。
但報復性消費真的來了嗎?
就目前企業恢復情況來看,報復性消費并沒有等來。無論企業采取怎樣的回血方式,人們的消費欲望似乎并沒有被刺激起來。只能說大規模的聚會、購物、游樂事實上還是沒有出現,人們被抑制的消費需求雖然在在短期內得到了釋放,但充其量只是補償性/恢復性消費,離報復性相差甚遠。
刺激真的有用嗎?疫情期間的人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唐碩在疫情期間一直持續關注人的變化,通過對用戶生活習慣、消費行為和價值觀上的系列變化分析研究后,產出了【唐碩疫情觀察人物志】(文末可申領)。以下節選了人物志中收錄的四類人群的真實生活片段,它可能不會帶給你直接的商業趨勢分析和決策,而更多的是通過“以人為本”的視角帶你看疫情期間的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變化中對自己、對企業乃至不同行業未來的哪些思考。
(疫情下4類典型用戶畫像與場景)
這些片段講述的或許只是若干人群的行為表象,但從這些片段中或多或少你能找到自己/家人/朋友/同事/用戶當時在疫情中的影子。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化,我們會有暫時的對策,但面對不知道要持續多久的變化,我們就有了更多的思考時間,思考自己以往的習慣是否可以被改變,曾經的需求是否還要持續。
疫情下短期的行為變化對我們長期的價值觀到底有什么影響?
片段一續集:平時喜歡宅在家的他,悶在家這么多天只能靠著瘋狂刷劇消磨時間,以前總是找找資源或等著免費觀看,現在完全不想等了。于是在幾乎所有的視頻平臺上都買了VIP,想看什么看什么?!翱鞓肥堑炔粊淼摹背闪怂纳钪鲝?。
片段二續集:習慣于朝九晚九忙忙碌碌的他,也是一個攝影愛好者的他,平時學習忙自己也在做兼職,雖然喜歡攝影可是真的沒時間研究。以前買相機都是關注一些大v,然后看推薦購買,這次疫情有時間把之前種草的相機都仔仔細細研究一遍,終于買到了適合自己的相機,雖然比計劃消費的價格貴,但是適合自己最重要,研究的過程也在自我學習。
片段三續集:迫于生活壓力一直在外奔波的他,曾因為工作、朋友而和家人始終保持著一種親密而又陌生的關系。禁足在家的日子讓他不得不擔起家庭大家長的角色,滿足一家老小的需求和調和家人的心理健康成了他最關心的事。他開始購買一些一家老小都能用的健身器材、開始為家人購置一些家用的醫療設備,開始買理發工具自己在家給孩子理發。家里的需求多種多樣,能在疫情期間解決這些不可能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讓家人幸福舒心的生活”成為了他未來最大的追求。
片段四續集:原本認為會生活的他,疫情下一下子成了生活小白,在沒有了父母和外賣小哥的加持下,他只能洗手作羹湯,然而僅是購買鍋碗瓢盆并不代表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于是他購買了智能的電飯煲,因為它不僅能做基礎煮飯還能通過app教他如何煲湯和做蛋糕等。他終于也有了養活自己的能力,他發現有了這些聰明小東西的幫助,他的生活也能變得不同。
這四個故事的發展是否也似曾相識,或者很清晰覺得自己就是哪一個/哪幾個呢?
從以上的被動改變到主動改變,不難發現決定我們消費行為變化的本質是我們的需求和價值觀的變化。疫情的經歷,讓我們從此以后每次體驗都會不再簡單功能、簡單任務,我們更向往情感化體驗和回饋,更向往歸屬性的響應。后疫情時代,我們生活的世界會變得不同以往,新生活模式正在悄悄上線。這部分已經有用戶養成了新的習慣并產生了新的行為,當然有些習慣依舊還在,但它一定會讓人更添加了劫后余生的感慨和珍惜。
(疫情下用戶核心價值訴求進階)
用戶行為發生改變的背后是需求與價值的改變,這些變化持續影響著用戶在未來的消費行為。換句話說,消費是必然的,但受疫情階段的影響,人們對于怎么消費、在哪里消費等,已經發生了一些比較明顯的觀念的轉變。人們對待消費反而變得更加理智,有了更多向內的價值思考。
針對消費,我們也曾聽到這樣一種聲音,“可能疫情教會大家的是擁有現金流,此刻賺錢的欲望是大于消費欲望,比起報復性消費,現在更多人想的更多的是報復性存錢?!?span lang="EN-US">
通過行為拆解背后的需求再洞察發現“價值訴求”的變化,或許你的企業就能找到刺激用戶真正的突破點了。
(用戶核心價值與需求變化對消費變化的影響)
企業的任何營銷手段,不僅要觸達用戶、刺激用戶,更需要與用戶建立有意義的可交互的連接,前提就是,你是否足夠了解你想要觸達的人。后疫情時代,市場經濟的搖擺,讓許多企業被動的變化著。而疫情也讓中國消費者學會了更多思考“為什么買”,到底什么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體驗”這個詞對大家都不陌生了,但觸動人心的體驗,卻是許多企業所困惑的。疫情后的報復性消費來不來其實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消費者們又升級了。企業主們、品牌們是否也學會了從“用戶視角”來思考、切入商業策略,真正關注人的價值變化,在商業中通過體驗驅動建設企業品牌與人的關系,從商業交易、利益中升級品牌與用戶之間的彼此成長的情感關系。
作為企業,你是否真的準備好去迎接后疫情時代下的新消費場景?
當下一個品牌的創建,一個商業模式的迭代,所需時間越來越短。一方面造就了人們對新事物的適變能力越來越強;另一方面,人們本身自我改變與催新的需求,也促進著環境中的企業基因隨之而變。歷史的滾輪愈跑愈快了,何去何從,商業必須深知人們變化動因,品牌與用戶抱團共創在一起才能跑得更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