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度消費者指數(在中國隸屬于CTR)最新報告顯示,一季度中國城市快速消費品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7%,但三月市場已經出現初步回暖。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經濟數據也顯示,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一季度同比下降19%。
農歷新年期間及之后幾周,糖果巧克力類和飲類的銷售遭受較大影響,整體導致食品飲料同比下降7.7%。在快速消費品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家庭清潔品類逆勢增長,同比增速達7.4%。
?
新冠疫情爆發后的第7周(截至2020年3月13日的一周),隨著新增感染病例得到有效控制和企業復工, 整體快速消費品市場呈現初步復蘇。而在過去幾年中,引領市場增長的年輕消費者,以及西部地區的消費者的消費反彈趨勢更為明顯。不同的品類復蘇的速度和力度預計會有明顯不同。
過去12周中,現代通路(包括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整體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其中,受疫情影響最小的超市,有0.5%的小幅下降。由于消費者補充日常生活必需品是剛需,因此在小型超市表現不俗,增長達13.5%。受疫情影響,大部分消費者選擇遠離購物中心和人流較多的商圈,導致一季度大賣場的滲透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盡管疫情爆發造成道路封閉,運力短缺和供應鏈阻斷等方面的挑戰,但線上渠道增勢良好,同比增速達22.0%。電商渠道目前占快速消費品銷售額的19%,預計2020年將繼續快速增長。
01
實體零售商表現分化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盡管客流量的顯著下降給實體零售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們積極利用O2O配送服務為宅家的消費者供應生鮮和必需品,滿足消費者足不出戶的日常生活需求。那些能夠在此次疫情中通過加快數字化建設經受了疫情挑戰甚至能吸引更多新消費者的零售商將在后疫情時代逆勢增長。
在主要零售商中, 高鑫零售集團通過自有平臺和淘鮮達緊密合作,在一季度保持了領先位置。在2019年,高鑫集團加快了傳統賣場的轉型,縮小店鋪規模,加深數字化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大潤發積極利用社區團購小程序和自有的“ 大潤發優鮮”平臺在一季度保持對消費者的服務供給。
與其他同行的表現相比,永輝在一季度保持了9.8%的強勁增長,這得益于其在生鮮方面的強大品牌效應以及通過小業態擴展在社區零售中建立的優勢。同時,在強大的商品管理,會員制和區域聚焦推動下,物美和步步高等本土巨頭繼續領跑市場。他們還迅速通過直播平臺來擴大人氣,建立更具互動的數字化購物體驗。
02
電商購物節造勢促良性增長
0年3月20日的12周內,62.6%的中國城市家庭在線上購買了快速消費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2個百分點。低線城市的消費潛力推動了電商的增長,隨著購買頻率的增加,銷售額增長了23.3%。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和京東都表現出驚人的銷售增幅。阿里巴巴的滲透率大幅提升7.4個百分點,達到38.6%。京東緊隨其后,滲透率增加了4.8個百分點。
疫情期間,電商積極通過新的營銷窗口例如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推動市場復蘇。在抗疫的背景下, 品牌們通過賦予女性力量的主題以及滿足女性寵愛自己的訴求來推動美妝休閑產品, 刺激消費。對于個護產品廠商來說,如何重啟后疫情時代的增長變得更為重要。同時,隨著對便利和即時滿足的需求激增,O2O平臺(包括零售商自有平臺,京東到家,盒馬,餓了么等第三方平臺)在一季度迅速增長。在過去的12周中,有35%的中國城市家庭通過O2O平臺采購了一次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