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隨著絕味食品發出2019年度報告,休閑鹵味行業連鎖品牌三巨頭——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2019年財報均已出爐。在營收上,絕味食品再次摘得“頭牌”,但在銷售凈利率和毛利率方面,三家卻各有千秋。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周黑鴨開放特許經營、煌上煌開拓新市場,絕味食品增長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未來誰能在休閑鹵味行業獨占鰲頭,猶未可知。
萬家絕味千家周黑鴨
休閑鹵制品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相繼發出2019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2019年營收分別為51.72億元、31.86億元、21.2億元,凈利分別為8.01億元、4.07億元、2.2億元。從業績來看,在“鹵味三國殺”中,絕味食品憑借其規模優勢再次登上“中國第一鴨”的寶座。
以門店數量及覆蓋省份來看,絕味食品再次坐實休閑鹵味行業龍頭位置。在鹵味行業連鎖品牌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久久丫和紫燕百味雞中,絕味食品、煌上煌、久久丫、紫燕百味雞以加盟模式為主,分別擁有門店10954家、超3600家、近1600家、超3800家;周黑鴨以直營模式為主,擁有自營門店1301家。
從覆蓋范圍來看,絕味食品覆蓋全國大陸地區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直營和加盟連鎖銷售網絡;周黑鴨覆蓋17個省及直轄市內100個城市;其他連鎖品牌多集中于部分區域市場銷售。
更多的店鋪覆蓋范圍推動了業績增長。絕味食品以加盟模式為主,加盟店渠道收入占該公司收入90%以上。絕味食品近年來每年開店800-1200家,較快的開店速度推動收入業績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11-2018年,絕味食品營業收入從13.25億元增長至43.68億元;歸母凈利潤從3865.50萬元增長至6.41億元。
反觀周黑鴨,受直營模式制約,門店僅為絕味鴨脖的1/10,差距甚遠的門店數量,造成了周黑鴨近年業績持續下降。數據顯示,2017-2019年,周黑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49億元、32.12億元和31.8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62億元、5.4億元和4.07億元。
“門店擴張上的乏力是直營模式給周黑鴨帶來的最大困擾。”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鹵制品行業進入門檻很低,產品模仿性很強,且具有即食性、沖動性和高頻次等特點,消費者購買時,對便利性的訴求要高過對品牌的訴求。這就意味著,只有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張,才能將更多的消費者攔截在競爭對手的門外。
絕味凈利率反超周黑鴨?毛利率不及煌上煌
相比周黑鴨,目前絕味食品的銷售凈利率遙遙領先。但同時,與同是加盟模式以及同樣定位低端的煌上煌相比,絕味食品的銷售毛利率相對較低,而銷售凈利率相對較高。
以5年為時間軸對比三家銷售的成績表可以看到,2014-2019年,周黑鴨銷售凈利率分別為22.71%、22.73%、25.41%、23.44%、16.82%、12.79%。2014-2019年,絕味食品銷售凈利率分比為8.99%、10.30%、11.62%、12.92%、14.44%、15.29%。2014-2019年,煌上煌銷售凈利率分比為10.02%、5.63%、7.65%、9.93%、9.48%、10.69%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這5年來,絕味食品銷售凈利率一路飄紅,一直處于快速上升狀態。2014年,絕味食品銷售凈利率還處于3家最低的,但是到2019年,卻逆襲為3家當中最高的,比周黑鴨和煌上煌分別高出2.5%和4.6%,其盈利能力相對較強。
“2018年之前,絕味食品的銷售凈利率低于周黑鴨,主要由于經營模式和定位不同。首先,加盟模式下,絕味食品先將產品折價賣給加盟商,以此計算營業收入,而直營模式下,周黑鴨是把產品的終端售價直接計入營業收入;其次,周黑鴨聚焦中高端場景,產品定價高。但由于周黑鴨的銷售凈利率持續下滑,絕味食品的銷售凈利率持續上升,導致絕味食品的銷售凈利率在2019年反超周黑鴨。”業內人士稱。
從2014-2019年三家鹵味品牌的銷售毛利率來看,周黑鴨分別為54.7%、56.45%、62.32%、60.93%、57.53%、56.54%;絕味食品分別為為26.85%、28.59%、31.84%、35.79%、34.3%、33.95%;煌上煌分別為30.56%、30.65%、33.24%、34.66%、34.47%、37.59%。
根據以上數據,業內人士分析稱,周黑鴨處于一騎絕塵的位置,近5年都維持在是50%以上的高位水準,甚至有接近63%的水平的時候。絕味食品與煌上煌不相上下,都維持在3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相對來說,煌上煌在絕對值上更占優,這5年來,只有2017年毛利率低于絕味食品。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這主要是在鴨架等原材料低價時,煌上煌加大了儲備力度,從而緩解了營業成本壓力,這也就導致了煌上煌的銷售毛利率領先于絕味食品。但由于絕味食品的規模效應與品牌效應相對更強,進一步優化經營費用,合理的控費釋放出更大的利潤空間,使絕味食品的銷售凈利率相對較高。
鹵味爭霸?誰主沉???
“周黑鴨營收、利潤連續兩年雙降,業績遭遇滑鐵盧;煌上煌業績增長疲態盡顯;而絕味食品業績亮眼,靠規模效應與同業競爭對手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不過,鹵味企業的營收空間取決于門店擴張速度和店效,但受制于鹵味賽道的天花板較低,以及其他休閑零食企業的介入,導致絕味食品的門店很難保持高速擴張。從長遠看,絕味食品面臨著業績難以保持高速增長的困境。”業內人士分析。
為提升市場份額,周黑鴨、煌上煌不斷求變。2019年11月18日,周黑鴨在總部武漢舉行特許經營簽約新聞發布會,與廣西銘和食品有限公司完成首批特許經營商簽約,加速門店擴張。此外,煌上煌計劃2020年開拓山東、廣西、貴州、川渝等新市場。
“隨著特許經營開放,周黑鴨將加快市場擴張,業績改善彈性較大。”宋清輝認為,直營門店方面,周黑鴨計劃每年開店100-200家,目前門店覆蓋100個城市,仍有大量城市尚未進入。在特許經營方面,周黑鴨目前選擇具備一定商業資源及連鎖運營經驗的合作方進行合作,主要進入滲透率較低的市場,目前已在廣西、貴陽簽約。
“目前,休閑鹵制品行業仍以小作坊經營模式為主,行業格局較為分散,鹵味行業絕對的王者還未出現,任何一方都存在獲勝可能性。”業內人士表示。
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鹵味行業品牌產品所占市場零售份額由2010年的25%提升至2015年的46%,預計2020年將達到69%。
朱丹蓬表示,現在行業的競爭還處于“跑馬圈地”階段,門店是衡量競爭力的主要標準。誰擁有更多門店,誰將可能占有更高市場。鴨脖三巨頭的競爭,還應提升至品牌之爭。布局新零售,是提升自身品牌的增分項目。從目前來看,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三家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動作并不是特別頻繁,且營銷手法較為單一,還有很多加持空間,這對后續的競爭會有一定的幫助。
關于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未來在新零售領域的布局計劃,北京商報記者分別進行了采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北京商報記者?錢瑜?王曉/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