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號,瑞幸自曝內部偽造銷售額22億元。而就在4天前,喜茶新品牌喜小茶也出現在了公眾視線。
兩個本無關聯的事件,卻觸碰了業內人士的靈感庫:
瑞幸用4000家門店打下的平價咖啡市場,將何去何從?
進入平價茶飲市場的喜茶,是否會順勢連帶平價咖啡一起鋪開,做個“喜小咖”?
這一無中生有、暗度陳倉、憑空想象的猜測,卻在“中國商標網”中得到證實。
1
喜茶“連環計” 已注冊2個咖啡品牌
2019年3月,喜茶正式推出咖啡產品。設計上與如今的喜小茶有類似之處。
關于喜茶賣咖啡這事兒,應該是早有計劃。據“中國商標網”顯示,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19日,就已申請“喜咖啡HEYCAFE”商標,包括9、30、35、43,4個類別。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
而在喜小茶之后,業內人士猜測是否會做出“喜小咖”之類的品牌,以對瑞幸、星巴克為主的中國咖啡市場,進行一場填縫式的播種,然后在縫隙中生根發芽,根盤交錯。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
通過“中國商標網”的查詢,喜小咖真實存在,申請主體仍為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日期為2019年7月10日。
僅從注冊時間分析,我們能得出兩個結論:
1.喜茶對咖啡市場早有計劃,絕非腦袋一熱的臨門一腳。
2.喜茶的多元化發展,緊緊圍繞于“喜”字進行延展。形成強有力的辨識度。從喜茶熱麥到喜小茶,再到喜小咖,均是。
但也有不同看法,認為商標喜小咖、喜咖啡HEYCAFE的申請更多是從品牌保護角度出發,開出多個品類的副牌可能性不大。
喜茶想要多元化經營,之前的喜茶白日夢店、黑金店、LAB店、喜茶熱麥,以及天貓旗艦店、喜茶GO、都可以看作不同品牌的嘗試。
放棄“喜茶”這個金字招牌不太劃算,即使是喜小茶,仍與“喜茶”兩字緊密關聯。
2
中國平價咖啡或迎來最好時代
從2017年10月第一家店開始,到2020年1月直營店4507家,瑞幸僅僅用了2年零3個月。
這4507家店的意義在于,最大程度的將“好咖啡不貴”這個理念傳給了中國咖啡消費者,以及潛在消費者。
瑞幸無疑將中國平價咖啡市場的大門徹底打開了,為同行爭取了時間。
茶飲品牌中做咖啡的絕不僅僅是喜茶。
2018年中旬,蜜雪冰城副牌“LuckyCup幸運咖”在鄭州成立。其定位也是平價咖啡,美式咖啡8元,其他的則在10-15元之間。
奈雪在2018年11月,以茶加咖啡的組合“鴛鴦”作為首個咖啡類產品,宣布開始了咖啡產品的嘗試。
2019年底,古茗也推出了烏龍大咖拿鐵、阿華田大咖拿鐵等產品。引起業內一波對咖啡飲品的期許。
除上述品牌外,CoCo、早已在咖啡品類上耕耘多年。早在CoCo Cafe之前,CoCo的門店內就有咖啡售賣。
2014年,CoCo開始了咖啡業態的探索,并與國內著名的咖啡服務機構合作,以打造出專業的咖啡店面。雖名為咖啡店,但CoCo的經典產品在這里仍有售賣,在保證了品牌一致性的同時,吸引了更多新的消費者。
目前,CoCo Cafe的門店數量超1500家,占到全國門店數量的一半。
此次喜小茶的產品菜單中也有4款咖啡,如果按菜單整體品類名雪糕車間、鮮奶茶車間、純茶車間的叫法命名,咖啡品類應該叫做“咖啡車間”。
但在其菜單中偏偏叫做“喜小咖”,這其中有何深意,耐人尋味。
瑞幸用2年多時間,4500多家門店傳經布道的讓“好咖啡不貴”這個理念深入人心,爭取來的市場認知是否能帶來機遇,同為飲品陣營的茶飲同行們能再接再厲?用茶飲的成功經驗在咖啡上創造奇跡?
等待你們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