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當晚,奈雪的茶出現在了羅永浩的直播首秀中。羅永浩舉著幾個白板,念了幾句介紹,喝了幾下奈雪,吃了幾口軟歐包,于是截至24點,奈雪共售出近10萬件8折心意卡,銷售額近千萬。
再往前數幾天,3月29日,奈雪的茶和薇婭合作,用3秒賣光了7.1萬份更便宜的7.3折套餐券。而兩次直播導入的網店,正是奈雪剛剛在天貓開出的旗艦店。
眼看著新茶飲賽道已經一天比一天熱鬧了:2月底,奈雪傳出正考慮赴美上市的消息;3月中旬,喜茶、奈雪分別在天貓開出旗艦店(喜茶上線時間暫未定)。緊接著,喜茶還被曝出已經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而獲得這次融資之后的喜茶,估值或超160億,較去年年底的90億已經增長了近8成。
抗疫來到了最后階段,在人們快要走出家門的關鍵時刻,喜茶奈雪們也開始為喚醒用戶做最后的沖刺。但是上完疫情這一課,并不代表著茶飲的未來就充滿了確定性。
“線上”一課
熱鬧的景象之外,是正在狂奔的新茶飲因為疫情遇冷的背景。
據“咖門”發布的《疫情期茶飲門店生存狀況調查》報告,1月25日~2月9日期間,65.56%的茶飲門店全部停業,25.38%門店僅剩幾家店堅持營業,全部在營業的僅有9.06%門店。 ?
奈雪和喜茶這樣的一線品牌也沒有幸免。奈雪武漢地區的門店于1月23日就暫停了營業,其它疫情較嚴重地區的部分門店也于春節期間暫停營業,少數營業門店在維持線上業務。
而門店停業也為奈雪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經營壓力,奈雪方面稱,期間大部分門店暫停營業對經營的影響主要是圍繞租金、人工這兩塊硬性投入,部分食材損耗也帶來了壓力。
喜茶的情況差不多,先是關閉了武漢市內全部門店,而后受各大商場臨時關閉的影響,其它地區門店中近一半都暫停了營業。可是原本,喜茶2020年的目標是開店數目翻倍。
新茶飲賽道本就處在頭部競出的階段,被資本市場緊緊盯著的喜茶和奈雪也都正在門店擴張的關鍵時刻。而為了抗疫,他們今年的擴張計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對此,奈雪對虎嗅的回復是,2020年奈雪的計劃是深耕已經進入的城市以及拓展海外門店,新的開店計劃仍在按計劃準備過程中,鑒于疫情影響,一季度開店進度會有一些延遲。但公司已有全面部署,等到合適的時機便可快速啟動。“我們也時刻做好準備,在疫情過后迅速投入到正常運營中。”如今,全國超92%的奈雪門店(門店共400家左右)陸續恢復營業,部分門店已恢復至此前營業額7成左右。
不過參考眼下正在擴散的國際疫情,奈雪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可能也要過些時日再說了。喜茶則沒有直接透露計劃是否有變更,不過其之前的開店目標,此刻應該都不得不重新考量。
而在門店遇冷的情況下,新茶飲上的最重要的一課還是線上化。
其實線上化的重要性已經沒人否認了,但是具體到每家的認知和行動卻不一。線上渠道布局比較早,有充足準備的企業在疫情期間都喘上了一口氣。而從未有過線上化動作的,也都在做出了緊急的轉變。
CoCo、一點點等通過密集的門店已經積累了不少會員數據,在陸續開業之后,這些品牌已經開始通過公眾號、小程序和各種促銷手段開啟了對用戶的喚醒。就在2月份,隔離控制最嚴格的時候,一個奶茶控朋友還為家門口的一點點外賣免去了配送費歡呼了起來,而在此之前一點點幾乎從未減免過配送費。
躲在長沙,曾經堅持不提供外賣的的茶顏悅色,也終于開通了在第三方平臺的外賣服務。
同樣的,在關停門店之后,奈雪和喜茶也各自通過自家小程序或第三方外賣平臺,開啟了限時“免費配送”服務,并且將配送范圍最大擴展到十幾公里。
奈雪方面表示其點單小程序和第三方外賣平臺已經是顧客使用的主要渠道。截至目前,奈雪點單小程序訂單金額占比和奈雪會員消費金額占比,相較1月同期分別增長了92.6%和67%;奈雪外賣訂單總量占比,較疫情前增加127%。對于之后線上化的資源配置,奈雪方面還回應虎嗅稱,以往的經營方式都是以門店為核心,但現在更強調以消費者為核心,提升線上+線下的全方位體驗。
喜茶線上化的腳步更快些,其透露,早在疫情之前,喜茶線上訂單量就已經超過總訂單量的80%,疫情期間喜茶GO小程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因為產品屬性,新茶飲在線上還有著一定的局限性。
茶顏悅色之前不做外賣,理由就是怕影響口感,畢竟鮮茶果飲、現打出來的奶蓋,經過外賣的顛簸很容易丟失最佳口感。而奈雪在天貓的旗艦店,目前販賣的也都是心意卡和茶葉盒兩種產品,極具“周邊”意味,店里的另一種明星產品,總是強調當天做當天賣的軟歐包,以后會不會,以及如何上線網店也還很難想象。
也因此,天貓旗艦店的上線,更多的意味在于品牌化,前提是喜茶或者奈雪的品牌要有足夠的用戶認知,且他們會為核心產品以外的多元化產品買單。
奈雪正在通過周邊和包裝茶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滲透率。其透露,疫情期間,奈雪微信小程序商城上架了很多休閑零食點心以及周邊之后,線上商城的訪問量較之前增長了89%。
“經過這次疫情,我們認為新式茶飲行業應該具備更多元化的銷售模式,在線下受到較大影響時也不會大傷元氣。”奈雪方面說。
開始降維
喜茶和奈雪這樣的新式茶飲店,從一開始的定位就不是賣一杯茶飲那么簡單,而是附有讓顧客拍照、歇腳、交談甚至工作等附加功能,這也是他們和一點點、CoCo們之間除了價格之外最大的不同點。
裝飾精巧引人拍照的門店,賣的是像星巴克一樣的所謂第三空間,這是為什么喜茶和奈雪開出一家門店的代價高昂:門店選址往往在商場、CBD等地方,租金和裝修成本都高于一般的街飲店。
喜茶和奈雪還宣稱對原材料和茶底的把控十分嚴格,有茶底不過夜等要求,在負擔本就很重的情況下,如今產品上的優勢也都轉化為了店鋪無法營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2019年,喜茶的增速達到了2018年的一倍多(目前喜茶全國門店數量約為460家)。喜茶奈雪的擴張已經有了資本速度,但是相比一點點和CoCo這樣已有幾千家門店的加盟店,數字還是略為單薄。而兩類門店雖然定位不同,但一點點初入京之時,門口排隊的人并不比喜茶少。
如今想要跑起來的喜茶,也已經在思考降維打法了,它似乎已經將擴大規模的希望寄托在了小店身上。
去年6月,喜茶在深圳開了一家面積不過20多平“HEYTEA GO”,這類門店不再拘泥于裝修設計,而是注重功能性。大店用來拓展品牌,小店則用來擴張,這似乎已經成了創業公司常見的路徑。但喜茶并不認為自己至此會變成“街飲”店,“我們不會開成像一般的奶茶店,在街邊的那種感覺,我們可能會緊鄰寫字樓,針對的是白領下午茶的場景。”喜茶方面如此說過。
目前,喜茶共有109家GO店,喜茶GO的用戶超過2500萬。另一邊,喜茶還在前幾天推出了一個“喜小茶飲料工廠”,是為自己的全新子品牌。
根據藍鯨方面的報道,喜小茶地址位于深圳華強北路的華強廣場負一層,目前尚未營業,而這一商圈附近的店鋪多售賣快餐、小飾品,價格范圍為10~50元以內。另據南都報道,喜小茶的產品價格大致在11~16元,幾乎是喜茶同類產品售價的一半。品類除了喜茶目前有的鮮奶茶、果茶、純茶等,其主打產品或將與喜茶的芝士水果茶進行差異化布局。
顯然,和北京三里屯和藍色港灣這種核心商圈的喜茶相比,喜小茶已經開始了“下沉”。
對于喜小茶,喜茶方面稱目前還處于探索嘗試的初創階段,具體情況還待市場不斷驗證。但顯然,在完成一線城市的覆蓋的同時,為了更快的擴張,喜茶還是開始了下沉市場的降維試探。
另一邊,奈雪雖對自己準備上市的消息不置可否,但空穴來風,他們的擴張速度只會越來越快,營銷的花樣也會越來越多,因為對新茶飲品牌們來說,在產品同質化難以打破的時候,更多好看的數據和故事,才是資本們喜歡看的東西。
在大部分行業都在洗牌的當下,新茶飲賽道里,奈雪們這樣的頭部品牌還能在薇婭和羅永浩的直播間里沖著銷量,對他們來說,疫情的沖擊會被漸漸消化,但是關于線上化、品牌化以及擴張渠道的不確定性,未來還需要一個一個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