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 2020年全球五大包裝趨勢
The Language of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環境可持續的表達
Plastics Come Full Circle
塑料全面循環
Packing an e-Punch
新奇電商包裝
Internet of Packaging
包裝的萬物互聯
Plant-based Packaging
植物基包裝
Innova Market Insights與旗下媒體Packaging Insights近期合作發布了2020年全球包裝趨勢,“環境可持續的表達”是本年度領先趨勢。快消品牌對于在產品包裝上傳達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支持會產生豐厚商業回報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目前,包裝及其對地球的影響已成為全球大多數消費者購物時考慮的關鍵因素。位列第二的“塑料全面循環”趨勢講述了包裝中使用再生塑料已成為循環經濟的一個關鍵。其余三大趨勢分別是“新奇電商包裝”“包裝的萬物互聯”和“植物基包裝”。
No.1
環境可持續的表達
快消品牌越來越意識到包裝的環保屬性是包裝消費品的關鍵賣點之一。“故事制勝”位居Innova Market Insights 2020年食品飲料十大趨勢榜首,強調了產品包裝已成為品牌—消費者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Innova 2019年消費者調研顯示,38%的印度、德國和英國消費者希望了解他們所購買的食品飲料對地球的影響。大多數的受訪者反饋,此類信息會讓他們感到與品牌聯系更加緊密。同時,不斷嚴格的法規也推動了環保包裝趨勢。著名案例包括歐盟的一次性塑料禁令,以及近期的《循環經濟行動計劃》,該計劃優先減少過度包裝和包裝浪費,另外還有中國逐步淘汰大部分一次性塑料的限塑計劃。
因此,無論大小品牌,都開始更加詳盡、透明地公開其包裝的碳足跡、產品報廢處理、無塑料和可再生材料情況,并通過包裝上更豐富、更為引人注目的圖文細節設計傳達此類信息。如Galaxy的焦糖榛子巧克力包裝盒上寫著:“外部紙盒可廣泛回收。內部透明的NatureFlex高阻隔薄膜由木纖維制成,可堆肥。該包裝在家庭環境下幾個月就可以降解成堆肥,符合花園和食物垃圾分類標準”。
為實施這一簡單高效的策略,可口可樂設計了一套包裝可持續發展的溝通標準,在2018年以前在包裝背面開始添加可回收說明的小圖標,到2018年在瓶蓋上標注明確字樣“請回收”,2019年開始在包裝背面印上了醒目的標語“我是100%可回收的”,下側則是可口可樂特別設計的可持續回收圖標。另外,可口可樂瑞典公司今年將其完全回收的瓶子上的品牌標志全部替換成了“請再次回收”標語。
環保公益信托標志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還有一些值得關注的附加標志,如無塑料信任標志在包裝上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該標志和其他標志,包括永久金屬回收標志和FSC認證標志,都允許符合相關標準的品牌免費使用,并提供簡潔清晰的環境管理資訊。根據2019年Innova消費者調研(全球,CAGR [2015-2019]),帶有FSC認證標志的食品飲料新品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
No.2
塑料全面循環
隨著循環經濟目標日益迫近,在包裝中使用再生塑料的趨勢正在上升。英國政府將從2022年4月起開始實施塑料包裝稅,通過罰款促使企業使用再生塑料。同時,根據Innova 2019年消費者調研,71%的巴西消費者認為食品飲料企業應只使用可持續包裝。
快消品牌正大力投資于再生塑料,以克服普遍的供應和成本障礙。為了“率先從原生塑料轉向食品級再生塑料,”雀巢近期承諾將采購高達200萬噸食品級再生塑料,并撥款15億瑞士法郎(15.6億美元)以支付從現在到2025年此類材料的溢價。
而且,全球范圍內消費后回收(PCR)的供應合作關系也在不斷增多。例如,聯合利華與Veolia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合作,Berry與Georgia-Pacific Recycling在美國的合作,Kl?ckner Pentaplast (kp)與Viridor在德國和英國的合作。
在回收塑料的競賽中,100%再生塑料瓶是最為常見的,且廣泛使用于各個品類。例如,德國灌裝和包裝系統供應商KHS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的2019年K展會上推出了首個由100%再生PET(rPET)制成的可回收果汁瓶。其他包裝形式也正在普及,例如Amcor推出了100%rPET藥瓶,是復合維生素領域中的第一例可回收包裝設計。
不斷增長的可回收設計包裝解決方案推動了高質量的消費后回收供應。最為突出的例子是單一材料薄膜解決方案,比如Mondi和聯合利華設計的用于Knorr系列干湯粉的聚丙烯(PP)單一材料塑料袋和Berry bpi集團的X-Enviro系列層壓薄膜,克服了占據市場的多層材料薄膜不可回收的難點。“可回收設計”是2019年Innova包裝趨勢的領先趨勢,今年此趨勢則延續為“塑料的全面循環”趨勢。
No.3
新奇電商包裝
在線零售渠道的持續增長和對瓦楞紙板的需求不斷增加,正在將電商包裝帶入全新發展境地。此外,這也給品牌提供了一系列的提升知名度的機會,尤其是通過消費者開箱體驗和所謂的“驚喜因素”,在環境可持續需求增長的宏大語境下發現新的機遇。
推動高端電商包裝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亞馬遜的無憂無慮包裝(FFP)計劃。此前該項目僅憑自愿參加,現在亞馬遜在美國、加拿大和幾個主要的歐洲國家實行罰款條例以推動更耐用和可持續的包裝。
為了展示電商包裝在新品發布中的可能性,Smurfit Kappa推出了一種耐用的紙質解決方案,用于運輸通過其eSmart Solutions服務開發的雞蛋。考慮到“驚喜因素”和可回收性,Smurfit Kappa還與Rollor Packaging合作生產了以壽司為靈感的瓦楞紙盒電商包裝,專門用于服裝包裝,可避免產生折痕。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可回收性和產品報廢處理問題,供應商也一直在研究常用于隔熱和填充的泡沫塑料粒子的可持續替代品。著名的解決方案包括Kompackt采用黃麻制成的隔熱包裝,該包裝為企業提供了無泡沫塑料仍可郵遞的解決方案。此外,Sealed Air在2019年FachPack展會上展示了其改良版全面可回收的Mail Lite郵遞包裝,號稱該包裝由易于分離的可回收成分組成,包含由至少60%可回收成分制成的共擠復合膜內部氣泡緩沖墊。
No.4
包裝的萬物互聯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二維碼、近場通信技術(NFC)和區塊鏈也逐漸被用于提高消費者參與度和產品透明度。例如,根據最近一次SIG消費者調研,中國有50%的消費者為了獲得經濟獎勵,每周都會掃描好幾次二維碼。
最近達能的愛他美嬰兒配方奶粉的應用程序推出了雙重二維碼數據服務,消費者和零售商通過掃碼可以清晰透明地了解到產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過程。這項Track & Connect服務還能讓達能更好地掌握消費者的偏好。此外,達能的西班牙天然礦泉水品牌Font Vella推出了一款瓶蓋裝置,該裝置可以追蹤消費者的飲水量并指導消費者適時補充水分。
源于物聯網的“包裝互聯”技術也可以用于解決食物浪費問題。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可用于判斷食物新鮮程度的傳感器,這款可生物降解的傳感器安裝在肉類和魚類的包裝上,能夠與智能手機連接。只需將具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機輕觸包裝上“新鮮度傳感器”,就可以讀取產品的實際新鮮度,該數據由傳感器測量產品密封包裝內的氣體含量轉換而來。
同樣地,包裝互聯技術為數字化時代的包裝回收利用鋪平了道路。最著名的案例——Digimarc公司,開發了一種隱形條形碼技術,改進了回收設施對不同包裝類型的分類功能,幾大世界知名品牌,如百事可樂、雀巢和寶潔均與這家公司在近兩年進行了合作。《財富》500強包裝供應商Berry近期宣布,作為HolyGrail 2.0新回收倡議的合作伙伴,它將生產帶有Digimarc條形碼的塑料包裝。
No.5
植物基包裝
在很大程度上,對塑料的反感以及期望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的更環保的包裝處理方案推動了環保包裝的市場應用和技術發展。歐洲生物塑料公司(EUBP)預測全球生物塑料行業將呈“動態增長”,其中包裝仍是最大的應用領域,2019年包裝占生物塑料總市場的53%。
Innova Market Insights數據顯示,食品飲料新品中使用可降解包裝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4%,使用可堆肥包裝的產品年均復合增長率達53.9%(全球,CAGR [2015-2019])。帶有可堆肥包裝宣稱的食品飲料新品中超過50%都屬于零食和糖果品類。
基于纖維素的包裝是植物基包裝創新的最前沿技術,例如PulPac的3D干燥成型技術,可以為咖啡杯蓋、咖啡包、餐盤等提供可再生且經濟的塑料替代品。
今年2月,生物塑料領先企業BASF和Novamont在可堆肥保鮮膜領域均有所突破,各自推出了高度可持續的新鮮食物包裝解決方案。這兩個解決方案同時解決塑料污染和食物浪費問題,通過認證的BASF可堆肥ecovio材料和Novamont的MATER-BI材料替代了難以回收的傳統塑料,例如聚乙烯(PE),同時延長了產品保質期。
其他值得關注的發布有Cavac在2020年包裝創新展會上推出的Cambrite Camvert,一種完全可生物降解和家庭堆肥的裝飾性金屬箔;還有Monta開發了一種通過認證、由90%可再生原材料制成的生物基自粘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