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雖然都有植物二字,但實際上卻并沒有字面上想象的那般綠色、純天然;果味牛奶聽著和牛奶差不多,但在營養(yǎng)價值上卻無法與純牛奶畫上等號……當我們越發(fā)注重食品的口感時,廠商自然會迎合消費者的這種意愿,于是食品標簽上就有了細小的變化。
植物奶油更綠色嗎?
植物奶油更綠色嗎?
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由于現(xiàn)代人對健康飲食的追求,不少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對綠色、純天然的產(chǎn)品總是青睞有加。糕點、餅干、咖啡等產(chǎn)品的配料表上常常能看到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起酥油等這樣的字眼,其中的植物二字會讓很多消費者立即萌生好感,其實并非如此。氫化植物油是一種人工油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植脂末、代可可脂等均屬其中,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加氫催化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而形成的產(chǎn)物。氫化植物油不但能延長糕點的保質(zhì)期,還能讓糕點更酥脆,此外憑借著熔點高,室溫下能保持固體形狀等特點,廣泛用于食品加工,尤其是西點、餅干、奶茶與咖啡伴侶等。
需要提醒消費者注意的是,因生產(chǎn)工藝、技術(shù)、成本等原因,某些氫化植物油未達到完全氫化的標準,因而含有一定的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健康是不利的,有數(shù)據(jù)顯示,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fēng)險就會上升25%。還有實驗發(fā)現(xiàn),反式脂肪酸可能會引發(fā)老年癡呆癥。雖然氫化植物油并不等同于反式脂肪酸,但對于消費者來說,謹慎食用這類食品總是有益而無害的。
含乳飲料更好喝?
和純牛奶不是一回事
在很多消費者看來,牛奶是個好東西,但有的孩子卻不喜愛純牛奶比較單一的口感,為了讓孩子多喝些牛奶,一些家長便為孩子選購含乳飲料,雖然看著也跟牛奶沾邊,但在營養(yǎng)成分上卻有著很大差異。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含乳飲料雖然可以讓孩子在味覺上得到滿足,但它們與純牛奶相比,主要營養(yǎng)成分蛋白質(zhì)的含量卻有著極大的差異,家長最好不要把含乳飲料當成牛奶讓孩子長期飲用。
那么對于消費者來說,該如何區(qū)別含乳飲料與純鮮牛奶呢?標簽是最簡單的方式,根據(jù)相關(guān)規(guī)定,配料表中的先后次序都是每種成分含量從高到低依次排列出來的,真正的純鮮牛奶,配料中的第一個出現(xiàn)的是鮮牛奶,而含乳飲料中排在第一位的往往是水。由此也可以聯(lián)想到市面上的各種果汁,簡單來說果汁飲料包括純果汁和含果汁飲料兩類,雖然都有果汁二字,但含果汁飲料卻是在果汁中添加了水、糖液、酸味劑等成分調(diào)制而成,營養(yǎng)成分自然也大打折扣。
無蔗糖很健康?
并不代表沒有其他糖
現(xiàn)在有些消費者因為身體原因要選擇無蔗糖產(chǎn)品,我們在選購食品的時候也會看到一些食品的醒目處會打出“無蔗糖”的字樣,不少糖尿病人看到這樣的字樣便會覺得放心很多。但無蔗糖并不代表沒有其他的糖,比如麥芽糖,而這對于糖尿病患者是極其不利的。因為一分子麥芽糖是由兩分子葡萄糖構(gòu)成的,而一分子的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構(gòu)成的,如果是含有麥芽糖的產(chǎn)品,它們的升糖指數(shù)更高,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不僅不能吃的更安心,反而吃的更危險。
蛋黃派里沒蛋黃?
原料比重配料表中排序?qū)?/div>
近年來蛋黃派很是流行,從字面上來看,帶蛋黃的小糕點,聽著也覺得有營養(yǎng),不少家長還特意拿蛋黃派給孩子當早餐。可如果是細心的消費者便會發(fā)現(xiàn),有的蛋黃派的配料表里根本找不到蛋黃,或者也沒有注明雞蛋的含量。其實類似的誤導(dǎo)還有不少,一個簡單的方法便是看配料表,配料中的原料排序并不是隨意編排的,一般都是以材料含量由高至低作排列,比如一些燕麥產(chǎn)品,普通消費者一看到燕麥便會聯(lián)想到高纖,覺得健康有營養(yǎng),但如果你看看配料表,如果燕麥等高纖維的一些成分都排在了三四位甚至更后,那么該食品中的高纖維含量便可想而知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勵
評論
登錄 后參與評論
最新評論
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發(f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