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人皆知,豆漿是來自于大豆的產品,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跟牛奶一樣,豆漿中也含有許多礦物質和維生素,但種類不盡相同。豆漿中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不含有膽固醇,這對于心血管健康很有利。但是,近期發生的“KFC豆漿粉事件”,使大家對豆漿的信心也產生了動搖了。豆漿粉與傳統的豆漿有什么區別?豆漿粉中加入的麥芽糊精又是什么東西?醇豆漿真的比一般豆漿更醇厚嗎?
豆漿粉營養物質被稀釋豆漿粉是由大豆(黃豆)經過浸泡,研磨以及噴霧干燥后得到的,因為大豆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和低聚糖不能溶解,所以得到的豆漿粉也不易速溶。為此,市售的豆漿粉會添加大量麥芽糊精、淀粉等物質,一方面是稀釋豆漿粉中的不溶解物質并達到填充的目的,使豆漿中的不溶解物質均一穩定地分布在豆漿液中;另一方面是起到增稠的作用,給人“豆漿很濃”的錯覺。但這樣一來,豆漿粉沖泡的豆漿中所含有的大豆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也被稀釋,相對于傳統的豆漿,營養比重大大減少。
傳統豆漿制作方法那么為什么傳統豆漿不會有不溶的問題呢?我們來看一下傳統豆漿的制作流程:1.將大豆漂洗干凈;2.用常溫的水去浸泡(5-6小時);3.將泡好的豆子磨碎;4.用紗布過濾去除豆渣;5.加水煮;6.加糖(也可不加)。
從上述流程中可以看出,傳統豆漿的制作是通過煮制將可溶性的物質留下,除去不溶性的豆渣(其成分主要是大豆中的纖維素、低聚糖和少量的蛋白質)。所以,傳統豆漿相比于豆漿粉就不存在產生沉淀的問題。
麥芽糊精好不好?至于在豆漿粉中大量添加的麥芽糊精,它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麥芽糊精是通過淀粉裂解得到的比淀粉分子小、比蔗糖分子大的糖類,因為其價格較為低廉,甜度低,所以可以大量添加到豆漿粉中作為填充物質。麥芽糊精經常用在高能飲料和兒童食品中,能夠使運動員更快獲得能量、恢復體力,也能滿足兒童對能量的需要。
但是,甜度低不代表不會使血糖含量上升,由于麥芽糊精是由淀粉水解得到的,所以比淀粉更容易被人體水解消化吸收,同時也會比淀粉更快地提高血糖含量。不過添加過麥芽糊精的豆漿粉,大都沒有標明其食用后對血糖含量的影響,這對于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是比較危險的。
另一方面,由于麥芽糊精甜度低,所以有些廠家就拿這個來打著“無糖”的旗號蒙蔽消費者,而其真正的甜味又是通過添加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紐甜,甜蜜素等)來得到的。所以市場上的 “無糖”豆漿粉,相對于含“糖”的豆漿粉只是沒有添加人工甜味劑而已。
醇豆漿為何而“醇”?所謂的醇香豆漿,其實就是在傳統的豆漿中加入了能夠產生芳香氣味的脂類,以及麥芽糊精等填充劑。好的方面是它們能夠提高豆漿的香味和帶來濃厚的口感;不好的方面是,加入的這些脂類(一般價格低廉而且性質穩定)大都含有較多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害處這里就不多說了。而填充劑的加入,前面已經說到,實際上就是通過稀釋豆漿降低了成本,所以,醇豆漿本質上并不比傳統豆漿更濃厚。
麥芽糊精和少量人工甜味劑雖然不會對人體有害,但是,打著“醇豆漿”的旗號,其性價比卻還比不上普通豆漿,消費者就不會買賬了。